大毗婆沙论一百八十卷十三页云:问:四无碍解,次第云何?为如说而起?为不尔耶?有说:如说而起。如契经中,先说义无碍解;是故前起。乃至后说辩无碍解;是故后起。谓瑜伽师,为知义故;先起义无碍解。虽已知义;而于名等,未善安布;是故次起法无碍解。虽于名等,已善安布;而于言词,未能训释;是故次起词无碍解。虽于言词已能训释;而未能无滞应理而说;是故后起辩无碍解。有说:如说而起。如阿毗达磨中,先说法无碍解;是故前起。乃至后说辩无碍解;是故后起。谓瑜伽师,为知名等次第安布;是故先起法无碍解。虽知名等次第安布;而未了所诠义;是故次起义无碍解。后二如前说。有说:不如说而起。谓先起词,次起法,次起义,后起辩。所以者何?以彼行者,先应了达世俗言词,次知言词所依名等,次知名等所依义起。知三事已;方能无滞应理而说。是故词能引法,法能引义,义能引辩。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术语)禅那与三昧。禅那译思惟,三昧译定,同体异名也。或以色界之所属为禅,无色界之所属为三昧。...【缘起次第有四种】 p1304 瑜伽六十卷十九页云:复次缘起次第,略有四种。一、牵引次第,二、生起次第,三、受用境...即主事,乃知事职称。禅苑清规卷十(卍续一一一·四六八下):“主首,分司列局,主执山门大小事务。”此外,亦有以...禅林用语。全称接入一问讯。住持于引见大众时,不各自为礼,而由大众一同行问讯礼,称为一问讯,为禅林礼则之一。[...(名数)一欲漏。欲界之修惑也。但除无明。二有漏。上二界之修惑也。但除无明。三无明漏。三界之无明也。四见漏。三...(杂语)白衣之俗人也。印度之俗人,多著白服,故亦曰白衣。...我的意思。唯识论说:我谓主宰。...为十诵律卷二十六所载三种不许食用之肉,即:(一)见杀,见是生物为我而杀。(二)闻杀,于可信之人,闻此生物为我而杀...(人名)十诵律曰:鹿子长者儿名曰迦罗,聪智利根,众人所问,常为断疑。他事忽务,若人有女姊妹,有来求者,往问迦...【揭职国】 p1188 西域记一卷十六页云:揭职国、东西五百余里,南北三百余里。国大都城、周四五里。土地硗确,陵阜...(衣服)又曰腰帛,丧中以白带围腰者。象器笺十七曰:尊宿迁化,孝服者,白带围腰。言腰帛,或作腰白。...1、如意宝轮王陀罗尼 南(nan)无(mo)佛(fo)驮(tuo)耶(ye) 南(nan)无(mo)达(da)摩(mo)耶(ye) 南(nan)无(mo)僧(seng)伽...阿难说:「闻如是。」 阿难白佛言:「有人事佛得富贵谐偶者,有衰耗不得谐偶者,云何不等耶?愿佛天中天,普为说之。...梵网经菩萨戒本(诵戒专用)...
我们在家居士为了生活,还得有个生活手段,所以每天要上班,各自不同的职业,维持家庭生活。回家还有很多家务,大部...
我们一般净土宗的人,因为平常把佛号念得很多感应,就得少为足,所以一直活在平时的念佛,这叫作离苦得乐的念想。净...
有两个人来到陶匠的工作坊,他们对陶匠制作陶器的过程非常好奇,所以放下手边的事,特别来观看陶器的制作。他们专心...
我们一定要爱惜五谷粮食,不能浪费,浪费粮食就是暴殄天物,是最损福报的。即便你是亿万富翁,也没有资格去浪费粮食...在舍卫国里有个名叫拘留的老人,他非常富有,却一点也不开心,因为他一面没有孩子。他日夜虔诚的祈祷,希望能求到一...
佛言:人怀爱欲不见道者,譬如澄水,致手搅之,众人共临,无有睹其影者。人以爱欲交错,心中浊兴,故不见道。汝等沙...
问: 请问法师,一心生二门的二和入不二法门的二,两个二内涵相同吗? 宏海法师答: 一心生二门出自《大乘起信论》...
原文: 不但此也,即绝无信愿,绝不修持,知有弥陀圣号,亦为不可思议善根。何以故?以由知故,遇境逢缘,便能提起...
四无碍解次第
【法相辞典】
【四无碍解次第】 p0456
上篇:四无碍解加行 | 下篇:四法摄持圣教 |
(术语)即无相空教也。岌师之三教,慧观,波颇蜜多,刘虬之五教中各指诸部般若经之所说为无相教,以对小乘经之有相...
禅三昧
缘起次第有四种
主首
一问讯
四漏
白俗
主宰
三不净肉
迦罗比丘
揭职国
腰白
【大藏经】十小咒注音版
【大藏经】佛说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大藏经】【注音版】梵网经菩萨戒本(诵戒专用)

在家如何修行才最高效

把离苦得乐的念想提升为往生净土的念想

观作瓶喻

一饮一啄来之不易,从点滴处节俭惜福
一次施舍的福德

有了爱欲,就不能见道

「一心生二门」和「入不二法门」两个「二」相同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