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因如来为无上法王,故称其教命云敕命。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菩萨修行之位次。即种性住、解行住、净心住、行道迹住、决定住、究竟住。出于菩萨地持论卷三、大明三藏法数卷二十六...谓心惛昧劣弱卷局。总名心昧劣性。...即修行佛道之助缘,指衣食住等。又作资道之缘。据统略净住子净行法门(广弘明集卷二十七)所述十种惭愧门中之第七惭...羯磨疏·诸戒受法篇:“自余持说受净衣药众具,相同大僧。罪据轻位,由奉愿行,未是具修;且就吉罗,悔以随戒。广如...(譬喻)迷子手执金钱,彷徨困苦,以譬凡夫具庵摩罗识之佛性流浪于三界也。金刚三昧经曰:譬如迷子,手执金钱而不知...(杂语)智度论三十四曰:般若波罗蜜,是诸佛母,父母之中母之功最重,是故佛以般若为母。同百曰:般若波罗蜜,是诸...即以四川成都净众寺为化导中心之初期禅宗宗派。又称净众派。唐代于成都府创建净众寺之新罗僧无相(684~762),首开...指对佛、法、僧三宝之诚心礼拜、绝对信奉。据大乘义章卷十载,依伏之义,如百姓归顺、敬伏君王,又如怯懦弱小者依附...大乘之人,所信谛理有三,即是三谛。谛者谛审也,谓谛审一切法,即空即假即中。即空是真谛,即假是俗谛,即中是中谛...阿育,梵名 A?oka,巴利名 Asoka,又作阿输迦、阿输伽、阿恕伽、阿戍笴、阿倏。意译无忧王。又有天爱喜见王(梵 De...为“出世间乘”之对称。又作世间教。指可得世间善果报之教法。于五乘中,人乘与天乘均为可得世间善果报之教法,故以...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一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二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三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四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大佛顶首楞严咒...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入于神通大光明藏,三昧正受,一切如来光严住持,是诸众生清净觉地;身心寂灭平等本际,圆满...过去有一个长者,家财万贯,金银财宝,真是取用不尽,生活也过得非常快乐。他有一个漂亮贤慧的妻子,更使他欢喜。 ...
某位老师说过一个故事:他是一个光头,这在当地是很特别的,有一次妻子喊他名字,他没听到,情急之下妻子就喊他秃子...许多人在遭遇不如意的对境时,例如别人做了自己不喜欢的事情、或者妨碍我们达到某个目标的事情等,心里往往会生起不...问: 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是很容易的一件事情。众生却对娑婆世界贪恋不舍,何解? 大安法师答: 往生西方净土,你也不...
都言净土唯心是,十万余程是外求。 这是拨正一种观点,而且在省庵大师那个时代还是很普遍的一个观点。所以就叫都言...问: 我看见不少佛友,他们信佛、念佛,但是还有很多烦恼,有人做生意失败,有人与婆婆不和,有人孩子不听话等等,...问: 请问师父,弟子虽然学佛多年,然而还是怕鬼,甚至一个人都不敢住在家里。如何对治? 答: 怕鬼之心,一般之人...众生沉沦于苦海,必赖慈航救济,而后度脱有期。佛法化导于世间,全仗经像住持,而后灯传无尽。以是之故。凡能发心,...
敕命
【佛学大辞典】
上篇:轨仪 | 下篇:敕修百丈清规 |
指深妙真如之理。又作甚深般若、实相般若。即诸佛之教法,为三千世界内外无与伦比的最上最尊之微妙法,故称深般若。...
六种住
心昧劣性
资缘
沙弥作持行同大僧
迷子
般若佛母
净众宗
依伏
三谛
阿育王
世间乘
【大藏经】大般若波罗蜜多经(600卷)
【大藏经】【注音版】大佛顶首楞严咒
【大藏经】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恶口两舌

你心里的按钮在哪里
嗔恨心的危害
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很容易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