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修行佛道之助缘,指衣食住等。又作资道之缘。据统略净住子净行法门(广弘明集卷二十七)所述十种惭愧门中之第七惭愧檀越(大五二·三一四中):“出家所怀,解脱为本,形骸资待,衣食为先。所以诸俗为道兴福,供给资缘,故隆正业。”[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卷下之三头陀行仪篇] p5611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又作消瘦衣。袈裟之异名。消瘦,指烦恼之次第消减;穿着袈裟可消减烦恼,故称消瘦服。[金刚般若疏卷二](参阅“袈...(名数)法相宗之观门,就八识有五重唯识观之法,观万法唯识由浅至深为五重之观想也。...(术语)六大烦恼之一。贪欲之情恼乱有情之身心者。...(修法)是亦取真言字数而名之。即唵 恶 尾 啰 吽 佉 佐 之八字也。此法为日本慈觉大师门徒最极之秘法。避天变怪异...行事钞·序:“谓内心违顺,托理为宗,则准化教;外用施为,必护身口,便依行教。”资持记释云:“初文即约三业相对...唐代沙门惠祥所撰弘赞法华传卷八所载之人物。李乌龙者,并州(四川万源)人,其家以书写为业。子名遗龙。乌龙性耽嗜...即非难、论破之意。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卷四(大五○·二四五上):“有顺世外道来求论难,乃书四十条义悬于寺门,曰...二种解脱法之一。断除惑业,称为子断;断离生死束縳之苦果,即称为果断。有余涅槃之阿罗汉断除子缚而未断除果缚。北...医者治病,先明病相。佛法度生,先明惑相。兹述辨惑,惟大乘所辨之惑,不同小乘。盖凡夫及小乘一切之惑,皆为大乘之...(名数)即五逆罪也。...心王与心所互相对应作用(相应法),共有五义,即:(一)所依平等,如心王依眼根,心所亦依眼根;此乃两者依于相等之...佛垂般涅槃略说教诫经(亦名遗教经) 释迦牟尼佛初转法轮,度阿若憍陈如,最后说法度须跋陀罗,所应度者皆已度讫,于娑...(印光大师校印本)...佛说出家功德经...
一九二四年,曾任两江总督的周玉山先生去世。他的儿子周缉之与印光大师素有交往,寄来讣文。 大师得知后,回信特别...
念阿弥陀佛的宗旨是什么呢?念阿弥陀佛的宗旨是求生极乐世界!也不要说我来生怎么怎么了,也不要说有什么福报了,也...
记得是在八九岁的时候,读过一个日本民间故事《戴斗笠的地藏菩萨》,当时就特别感动,至今不能忘记。 故事是这样的...
《易经》是群经之首大道之源,诸子百家都从其中汲取营养。易道广大,洁静精微。而这一部中国人最重要的经典,将人的...
我们每天修行,必须要有一段时间来礼佛。礼佛一方面降伏我慢,另一方面从世间的身心来看,也是一个很好的锻炼身体的...意不并锐,事不两隆,人的一生中,总有许多事情要自己决定;一旦下了决定,无论后果好、坏,都要自己承担。每件事情...
说到持名念佛,由于每个人的根性或者与这个法的缘分有浅有深,念起来的时候,有一些特殊情况就值得我们琢磨。 比如...
有位勤政爱民的国王,有一天出宫巡视人民的生活。一到城中,他放眼望去尽是漂亮的楼房和热闹的市集,心想:我的国家...
资缘
【佛光大辞典】
上篇:资福寺 | 下篇:资粮 |
【善逝】 p1137 如如来十号中说。 二解 瑜伽八十三卷十九页云:言善逝者:谓于长夜、具一切种自利利他二功德故。 三...
消瘦服
八识五重
贪烦恼
八字文殊法
化行二教约三业分内外
乌龙
难破
果断
辨惑(二)
五无间业
五义平等
【大藏经】佛遗教经
【大藏经】【注音版】楞严经四种决定清净明诲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出家功德经

办丧事不要用荤,否则会害了亡者

念阿弥陀佛的宗旨是什么

戴斗笠的地藏菩萨

什么样的人才拥有好的命运

每天拜佛的重要性
放弃小利来成就大事

这四种念佛功夫,都是同步跟进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