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语 sambhāra,巴利语同。即必需品、积集、准备之意。资为资助,粮为粮食;如人远行,必假粮食以资助其身,故欲证三乘之果者,宜以善根功德之粮以资助己身。诸经中亦每以“资粮”一词引申为趋向菩提之资本,或谓长养资益菩提之因的诸善法。金光明最胜王经卷六与大宝积经卷五十二等均有二种资粮之说,即指福德资粮(布施、持戒等)、智德资粮(又作智慧资粮,即修行般若智慧)。以上二种再加以先世资粮(过去世所修之善)与现法资粮(现世所修之善),则称为四种资粮。此外,唯识宗等将修行之阶位分为五,首位即称为资粮位。[菩提资粮论卷一、摄大乘论释卷六、成唯识论述记卷九末] p5611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色蕴六相】 p0568 瑜伽五十四卷十页云:复次色蕴略由六相应知。一、自相,二、共相,三、能依所依相属相,四...解脱道者,谓由此道证断烦恼所得解脱。所以者何?由此道能证烦恼永断所得转依故。胜进道者,谓为断余品烦恼所有方便...【遍趣行智力】 p1124 瑜伽十九卷十九页云:若卽如是诸趣入门随顺正行,如贪行者,修不净观,如声闻地已广宣说;当...(术语)顺为顺益之义,分为部分之义。顺益其所顺法之部分名为顺分。此有三种:一顺福分,为感世间可爱之果之有漏善...又作阿兰若法菩提场。即指位于中印度摩揭陀国伽耶城南菩提树下之金刚座,为释尊成道之处。略称寂灭场、寂场。此菩提...(界名)西方极乐国之异名,无量寿经下曰:诸佛告菩萨,令觐安养佛。义寂疏曰:安心养身,故曰安养。...凡三卷。新罗僧璟兴撰。又称无量寿经述赞。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七册。为西晋竺法护译(今已不存)无量寿经二卷之注释书...【证得安住心】 p1439 显扬十八卷二页云:证得安住心、谓已得未至三摩地。...【鸠那罗】 此云恶人,亦云不好人。蜀先主临终,谓太子曰: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孔子云:见善如不...【欲】 又作乐欲,意谓希求、欲望,希望所作事业之精神作用。唯识宗以此为对愿求对象所起之别境心所。欲有善、恶、...(人名)Saṁghadeva,译曰众天。罽宾国之僧,符秦建元年中入长安,后渡江,晋太元年中译出阿毗昙论。阿含经百余万...般舟三昧经卷上 问事品第一 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祇迦邻竹园中,与大比丘众,比丘五百人皆是阿罗汉,诸漏已尽无复...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整理并注音。句读及注音仅供参考。特此说明。...我闻如是: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诸漏已尽,神通明达。诸众圣其名曰:尊者阿难,...
一、五色封章一笔勾 【原文】恩重山邱,五鼎三牲未足酬。亲得离尘垢,子道方成就。嗏!出世大因由,凡情怎剖?孝子...少吃肉!可以救活许多人!! 根据联合国统计,全球每2.3秒就有一个儿童死于饥饿,从你开始这两行文字的期间,已经死...
佛教的因缘观,当它从一种理论的思想转化成一种实际的修证的时候,这个因缘的修证,它是分成内外两个因缘来看。外在...
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人,随随便便说人家的短处.或揭发别人的隐私,不仅有碍别人的声望,且足以表示你为人的卑鄙。 ...
王阳明是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有一次他跟学生出游,路旁有两个人在吵架,一个骂道:你没有天理!一个反驳道:你没有良...
憨山大师:此种法门:第一要决定志;第二要放得下;第三要随得缘,随缘即安命也;第四要认得真,即不惑也;第五要厌...
我们这个世间会感觉到坏苦,就是你在快乐的时候它也是要变化的,它不能长久的,它会乐极生悲的。 你在做大官的时候...宋朝新罗的高僧元晓,年轻的时候曾跟随大安禅师修行。 大安禅师是和布袋和尚、济公一样的人物,穿着破烂,每天在街...
资粮
【佛光大辞典】
上篇:资缘 | 下篇:资粮位 |
凡四卷。日僧卍山道白(1635~1688)撰。全称卍山禅师住东林寺语录。收于大正藏第八十二册。系由湛堂超然所编之东林...
色蕴六相
解脱道
遍趣行智力
顺分
寂灭道场
安养
无量寿经连义述文赞
证得安住心
鸠那罗
欲
僧伽提婆
【大藏经】般舟三昧经
【大藏经】【注音版】暮时课诵--单日
【大藏经】佛说无量寿佛名号利益大事因缘经

莲池大师《七笔勾》浅析
肉食将导致全球粮食危机

心住在外境,生命就产生了三种障碍

说话的禁忌

【推荐】一言折尽平生福

念佛法门的五个要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