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作阿兰若法菩提场。即指位于中印度摩揭陀国伽耶城南菩提树下之金刚座,为释尊成道之处。略称寂灭场、寂场。此菩提树又称寂灭树、寂场树。华严经探玄记卷二谓,寂灭有四义:(一)障灭,谓“性灭”及“治灭”。(二)证灭,谓证悟寂灭之理故。(三)显其灭德,谓示现佛之十身及普贤等法。(四)益物成灭之故。然新华严经译为阿兰若法菩提场。华严经疏卷四释其字义谓,阿兰若,即寂静之义。菩提场者,菩提,即觉之义,谓能证悟大智圆明究竟之境;场,即证悟菩提之处。又历来之华严说法会座有“七处八会”之说,然智俨之华严经大义纲目、智顗之法华玄义卷一下等,皆以寂灭道场为华严之总会处。[法华玄义卷十上、卷十下、法华文句卷二上、卷九上、卷九下、华严游意、华严经略策] p4505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谓法身佛之德所具备之七种圆满。又称七种圆德。即属自心圆满、具常住圆满、具清净圆满、无功用圆满、能施有情大法乐...梵语 anātman 或 nir-ātman,巴利语 anattan。又作非身、非我。我,即永远不变(常)、独立自存(一)、中心之所...【百四十种不共佛法】 p0635 瑜伽三十八卷二页云:百四十不共佛法者:谓三十二大丈夫相,八十随好,四一切种清...【苦智所缘】 p0844 品类足论一卷七页云:苦智何所缘?谓缘五取蕴。何故苦智缘五取蕴?答:苦智知五取蕴非常苦...为弥陀四十八愿中之第四十愿。又作树中见土愿、随意得见十方国土愿、普见佛土愿、随意照见愿。即极乐净土之菩萨,随...(鬼类)伊罗婆那者梵名。又作伊罗婆拏,堙罗那,烟罗婆那,蔼罗筏拏,爱啰博拏,哀罗筏拏,烟罗槃那,蔼那婆那,伊...【随念分别】 三分别之一。与意识相应,以念心所为体,而能明记过去事之追想、记忆作用。六识之中,意识具足自性、...【远想近想】 p1257 集异门论十一卷八页云:若远若近者:云何远想?答:过去未来想。云何近想?答:现在想。复次云...【一切取断遍知论】 p0011 显扬五卷一页云:一切取断遍知论者:谓欲取、见取、戒禁取、我语取、断遍知论。...(术语)得佛果之后。文句记九下曰:昔于诸教,虽见不同,而生于疑,乃不知是果后方便。...又作尽形寿。形,具有形体样相之色身。尽形,意指过完此一期有形体、有寿限之有限生命。佛藏经卷下净见品(大一五·...大宝积经卷第十七 大唐三藏菩提流志奉 诏译 无量寿如来会第五之一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印光大师校印本)...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佛告忉提耶子首迦长者言:「首迦长者!我当为...
三伏天可谓是夏季最为炎热的时候,那在三伏天吃什么才更健康呢?下面几种蔬菜瓜果建议大家可以多吃,多多关注牢记夏...善导大师在《观经四贴疏》里讲:生死甚难厌,佛法复难欣。如果对生死大苦的认识不是很智慧,很清醒,纵使修行,结果...
人在天地之间,藐乎小尔,何以与天地并称,谓之为三才。以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人皆可以为尧舜,人皆可以作佛。由其...第一个字:清。 不是自己劳动所得不要,不要授人以把柄,让自己掌握在别人的掌股之间,避免吃人的嘴短,拿人的手短...
原文: 譬如长江大河,由有堤圩,故不横流。人情如水,三世因果,六道轮回之理事如堤。长江大河去堤圩,则决定横流...
【僧尼破戒者,所谓畜养奴婢僮仆牛驴车乘田宅、种植园林华果、金银粟白】 怎么样算破戒呢?就是畜养奴婢来照顾我们...
一、什么是命运 有人说:心决定性叫心性,性决定命叫性命,命决定运叫命运,运决定气叫运气,气决定色叫气色,色决...
《金刚经》上有这句话,何谓须陀洹,须陀洹就是初果,须陀洹者不入色声香味触,是名须陀洹,不入色声香味触法,他又...
寂灭道场
【佛光大辞典】
上篇:寂灭无二 | 下篇:寂照 |
(术语)八部众中护持正法者之总名。...
七种圆满
无我
百四十种不共佛法
苦智所缘
见诸佛土愿
伊罗婆那龙象王
随念分别
远想近想
一切取断遍知论
果后
尽形
【大藏经】大宝积经之无量寿如来会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无量寿经
【大藏经】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三伏天要吃什么
福报的陷阱

天下不治,匹夫有责
做人请牢记十个字

情欲如水,因果轮回如堤坝

僧尼破戒者

如何把握我们的命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