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名)Saṁghadeva,译曰众天。罽宾国之僧,符秦建元年中入长安,后渡江,晋太元年中译出阿毗昙论。阿含经百余万言。见高僧传一。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为“本觉”之对称。大乘起信论谓阿赖耶识有觉、不觉二义,觉又有始觉、本觉之别。其中,经过后天之修习,渐次断破无...(1215~1289)南宋临济宗僧。温州(浙江永嘉)人。石溪心月之法嗣。咸淳五年(1269),随兰溪道隆至日本。应北条时...(术语)修真言法,选其法相应之时日也。...子题:共语相谏、展转相谏、展转相教 行事钞·随戒释相篇:“多论,问:‘如经中说,但自观身行,谛视善不善;今戒...(杂语)发表示他也。宝积经三十四曰:诸佛无能说,称叹及表示。大日经疏七曰:一切法离一切法,故不可表示,不可授...(术语)体无相之真理心中无所执着,无所分别,是曰无所得。即空慧也,无分别智也。涅槃经十七曰:无所得者,则名为...【菩萨戒有三品别】 p1131 摄论三卷四页云:差别殊胜者:谓菩萨戒、有三品别。一、律仪戒。二、摄善法戒。三、饶益...(487~593)我国禅宗二祖。南北朝之僧。河南洛阳人,俗姓姬。初名神光。又作僧可。幼时于洛阳龙门香山依宝静出家,...又作邪禅。如为役使鬼神而修禅定,是违逆正理之禅,能损害正道,称为魔禅。摩诃止观卷八下(大四六·一一六下):“...(术语)梵云地底迦,译曰有愧。于己所作有愧心也。遗教经曰:有愧之人,则有善法。...(杂语)死后残存之果体。即死尸是也。...小品经序 释僧睿 般若波罗蜜经者,穷理尽性之格言,菩萨成佛之弘轨也。轨不弘,则不足以寮群异指其归;性不尽,则物...尔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是时世尊思惟观察。愍未来诸众生故。说是七俱胝佛母心准提陀罗尼法。即说咒曰。 南谟飒...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一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二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三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四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五 慈悲道场忏法卷...东国重于般若,前代虽翻不能周备,众人更请委翻。然般若部大,京师多务,又人命无常恐难得了,乃请就于玉华宫翻译。...大悲咒,是观世音菩萨的大慈悲心、无上菩提心,以及济世度人、修道成佛的重要口诀。其中一字一句都包合着正等正觉的...净土宗初学者,你如果能够拜佛是最好,我觉得拜佛对初学者比念佛好,因为你有身业的礼拜。如果只有忆佛念佛,只有口...我们由前世到今生必定欠了众生很多的债务,债务包括了:我们杀生吃肉欠众生很多的命债,还有欠人钱财的债务和人情债...随念往生这是我们净土宗最期待的,就是说,我们今生造了善业,也造了罪业,但是业都不重,平常也在忏悔,也不断地对...古时候,一位老和尚有个老是爱抱怨的弟子,老和尚决定要开导他一番。有一天,老和尚派这个弟子去集市买一袋盐。弟子...看到这样一则小故事,说有个人总是非常苦恼,他听说佛能灭除一切苦难后,就背上行囊去找佛。佛陀听完他的诉说后,对...以前我们听到其他的经论教导我们:心净国土净,心净众生净。那个意义很深广的。你心若平了,外边都平了;你心里不平...
僧伽提婆
【佛学大辞典】
上篇:僧伽跋澄 | 下篇:僧伽娜娜 |
全一卷。道略集,姚秦鸠摩罗什译。收于大正藏第四册。其内容举譬喻因缘以说明善恶业报之理,凡三十九喻。上述系依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