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修真言法,选其法相应之时日也。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术语)谓结一夏九旬安居之制度。即为安居之行也。...(术语)法佛六瑞之一。佛将说法华,先放毫光,照此土及东方万八千世界。序品曰:佛放眉间白毫相光,遍照东方万八千...(名数)五趣之业与不定业也。一地狱业,为十恶业之上品者。二畜生业,为十恶业之中品者。三饿鬼业,为十恶业之下品...(杂语)译曰儿衣。涅槃经九曰:女人产者,阇楼未出,若服此药,阇楼即出,亦令婴儿安乐无患。同疏曰:阇楼,此言儿...【二种道不同分】 p0035 瑜伽九十卷十五页云:略有二种道不同分。一、自性不同分,二、行相不同分。若趣苦集行...【触支】 十二因缘的第六支,婴儿出生后,根、境接触而生认识作用,唯尚无强烈的分别心,只是以无分的‘赤子之心’...梵语 nirodha-jāna。十智之一,或十一智之一。谓了知灭谛之智,即断灭见思烦恼所得之无漏智。(参阅“十智”472)...(1634~1666)明末清初黄檗宗僧。兴化(福建)吉阳人,俗姓林。字弢玄,号晓堂。能诗书。二十六岁出家,参侍慧门如...种类摄者,谓蕴界处其相虽异,蕴义界义处义等故展转相摄。蕴义等者,谓色受等皆有聚义,虽相各异一切相摄更互相望同...慧光是南北朝时代的义学高僧。俗姓杨,定州(今河北省定县)人,十三岁时,跟随父亲入洛阳,归依了佛陀扇多,不久,佛...梵语 trīny aku?ala-mūlāni,巴利语 tīni akusala-mūlāni。指其体不善,能成为一切不善法之因之三种不善,即...唯识三十论颂 世亲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 奉诏译 护法等菩萨约此三十颂造《成唯识》,今略标所以。谓此三十颂中,...佛说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卷上 佛在罗阅祇耆闍崛山中。时有摩诃比丘僧万二千人,皆净洁一种类,皆阿罗汉...夫满教难思,窥一尘而顿现;圆宗叵测,覩纤毫以齐彰。然用就体分,非无差别之势;事依理显,自有一际之形。其犹病起...一、日日是好日 日日是好日,你们看过这句话吧。日日是好日,每天都是好天。这句话也可以这样讲:人人是好人,事事...
人身难得而易失,三途时长而苦重 深心誓出爱欲海,念佛顿断生死流 修念佛求生净土一门,目的是要这一生就了脱生死,...
信、愿、行是修行净土三资粮,其中愿即厌离娑婆、欣求极乐这两种心理状态。它来自智慧的关照。 娑婆世界的众生生活...过去,天人和阿修罗们常常为了争夺酒色而征战,这天,他们又准备要打仗了,天王释提桓因告诉天子们:如果我们得胜,...
【原文】 窃怪今时造业者多,信道者寡。菩萨既度生无已,何不分身示现,化诱群迷。且昔佛法东流,自汉魏以迄宋元,...
我们讲念佛、念法、念僧,我们是念自、念私、念怨。念就是思维,无论昼夜都常常思维,思维什么呢?就是要观察善法,...问: 何谓无所住? 慧律法师答: 无所住就是不能执着。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一切法不执着,清净心就跑出来。无所住就...
相由心生(过去现在)承受果报(应无所住);无始时来界,一切法等依;由此有诸趣,及涅槃证得。--(《成唯识论》)...
择时
【佛学大辞典】
上篇:择乳眼 | 下篇:择灭 |
【六种离欲】 p0301 瑜伽六十三卷七页云:复次诸静虑、离欲所显。当知离欲、略有六种。一、自性离欲。二、损减离欲...
结制
放光瑞
六业
阇楼
二种道不同分
触支
灭智
道收
种类摄
慧光(约六世纪)
三不善根
【大藏经】唯识三十论颂
【大藏经】佛说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
【大藏经】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圣严法师《日日是好日》

深心誓出爱欲海,念佛顿断生死流

生起厌离心,净业才容易成功
帝释桓因修忍辱

佛菩萨为何不示现来化度众生

修六念法门,把念头安住于正见
何谓无所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