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语)死后残存之果体。即死尸是也。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术语)阿赖耶识之别名。唯识论三曰:或名所知依,能为染净。所知诸法,为依止故。述记三末曰:摄论第一所知依品是...【住律仪戒善护律仪戒】 p0661 瑜伽四十卷七页云:菩萨成就如是十支,名住律仪戒,善护律仪戒。谓不顾恋过去诸...(譬喻)信能澄清人心,故譬之为澄水之珠。成实论四曰:得信珠则心池清。...(术语)教判名。佛唯以一音说一切教之意。鸠摩罗什并菩提流支所立。华严经疏第一,出一音教中。有曰:然有二师:一...(经名)具名大乘三聚忏悔经。一卷。隋阇那崛多译。菩萨藏经之异译。说随喜劝请回向三聚之忏悔法。...【舍与不成就差别】 p0976 大毗婆沙论一百六十二巻十六页云:问:舍不成就,有何差别?答:名卽差别。名舍,名不成...即密教用以显示妙见菩萨内证之曼荼罗。其图式,于中央之大月轮中绘妙见菩萨为中尊,其周围绘七小月轮,月轮中有北斗...(传说)有梵志四人,相谋各避死于山海空市之四处,而不得免。...是印度计里程的单位。有大中小三种:大由旬约八十里;中由旬约六十里;小由旬约四十里。...为法华经卷五如来寿量品所举释尊成佛以来久远之劫量。又作五百亿尘点劫。即粉碎五百千万亿那由他阿僧祇三千大千世界...(术语)众生有善根感动之机缘,佛应之而来,谓之感应。感属于众生,应属于佛。玄义六上曰:经中机语缘语,并是感之...阿閦佛国经卷上 发意受慧品第一 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祇耆闍崛山中,与大比丘众比丘千二百五十人俱,皆阿罗汉也生死...闻如是:一时,婆伽婆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今当说圣八关斋。谛听谛听,善思念之,我今当...唯识二十论一卷 世亲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安立大乘三界唯识。以契经说三界唯心。心意识了名之差别。此中...
摩耶经云:释迦牟尼佛般涅槃时,居于忉利天的摩耶夫人现出五种衰变之相:一者,头上所戴花冠枯萎。二者,腋下出汗。...学佛人最常用的一个词是什么? 不是阿弥陀佛,就是随缘了。 随缘吧!当我们无可奈何的时候,会这样安慰自己; 随缘...
谈这个信心的功能作用,我们也常常会引用《华严经?贤首品》那段偈颂,在偈中也确实是把信心的内在德能诠释得非常到...第一:可以往生净土 第二:可以消灾避难 第三:现获大功德 第四:若有愿求 如官位、财富等都可以满愿 若欲渡海,欲...
佛法说人身难得,既然得了人身,却不了解因果、心性的道理,起惑、造业,就枉费了这一生。儒家说:罔念作狂,克念作...过去,有一个年轻人跟几个亲戚合伙做棉花生意。结果,他们第一次外出购货,就遭遇了数十年不遇的暴雨,数千斤棉花被...
佛所教导的一切教义,还有一切经论,跟你生活分开了就没意义了,无论多深的法,多浅的法。如果不能跟你日常生活结合...在我们这个世界,养生资源缺乏,故此众生为养活色身而生大烦恼。我们修福之人必须救济贫苦,用恭敬诚恳之心施舍饮食...
残果
【佛学大辞典】
上篇:捺女祇域因缘经 | 下篇:胜子 |
除一切忧冥,梵名 Sarva-?okatamoghāta-mati。又作除一切忧恼菩萨、除忧闇菩萨。略称除忧冥菩萨。为密教胎藏界曼荼...
所知依
住律仪戒善护律仪戒
信珠
一音教
三聚忏悔经
舍与不成就差别
妙见曼荼罗
四梵志
由旬
五百尘点劫
感应
【大藏经】阿閦佛国经
【大藏经】佛说八关斋经
【大藏经】唯识二十论

佛临涅槃 母子相见
要随缘不要随习气

信心就像如意宝稀有难得
虚空藏菩萨名号的利益

勿在虚假的物质生活中打转
重修你的命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