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毗婆沙论一百六十二巻十六页云:问:舍不成就,有何差别?答:名即差别。名舍,名不成就。如是等、如前得成就相违,应广说。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五识所依】 识之生起,必有所依,前五识之生起有四种依,若缺任何一种,五识则不生起,此四种依为:一、同境依:...死生通者,谓依止静虑于观有情死生差别威德具足中,若定若慧,余如前说。观诸有情死生差别者,谓以天眼观诸有情死时...(经名)从地涌出品之略名。法华经二十八品中第十五品名。说释迦如来久远所教化之无量大菩萨自地下涌出,以为说释迦...据菩萨地持经卷八载,菩萨有七种大,即:(一)法大,法,即诸佛所说之法。指菩萨能受持十二部经之法,为最上最大。(...梵名 Dharma-kāla。又作昙柯迦罗、昙摩柯罗、昙柯罗。意译法时。中印度人。自幼聪敏,通解四吠陀,自谓天下文理悉...【无等慧】 p1056 瑜伽八十三卷五页云:无等慧者:其余诸慧,无与等故。 二解 佛地经论二卷十二页云:于软根等诸声...(720~814)唐代禅宗高僧,我国禅宗丛林清规之制定者。福州长乐(福建)人,俗姓王(一说姓黄)。以师之后半生皆住...(故事)增一阿含经二十八曰:佛一夏升忉利天为母说法,拘翼国优填王,思念佛,以旃檀造如来像,高五尺。西域记五曰...【身远离】 p0676 瑜伽十三卷一页云:复次如世尊言:汝等苾刍、当乐空闲,勤修观行,内心安住正奢摩他者:谓能...【具足三明】 p0825 佛地经论二卷十二页云:具足三明者:谓得无学三种明故。云何名为无学三明?一、宿住随念智...【上道】 p0231 集论六卷六页云:云何上道?谓上软上中上上品道。由此道故,能舍三界所系地地中软上软中软软三品烦...佛在舍卫国祇洹阿难邠坻阿蓝。时佛伤哀诸所有生死之类故,结出谶微,分别善恶,都有五道人作善恶有多少,瞋恚有薄厚...(弘化社32分本)...佛说盂兰盆经...
洪州黄檗希运禅师。上堂云:即心是佛,上至诸佛,下至蠢动含灵,皆有佛性,同一心体。所以达磨从西天来,惟传一心法...问: 想听师父分享现今念佛时的感受,及师父念佛的心路历程。 大安法师答: 念佛各人可能感受都不一样,或者跟自己...
沟通是一种修行,必须有很好的禅修才能做到良好的沟通,光有诚意是不够的,你必须学会如何正确的沟通。也许你早已失...
佛陀灭度九百年以后,在西元五世纪的时候,北印度有一个婆罗门的贵族家庭,他们家里有兄弟三人,老大叫无着,就是执...经常上火的人,请看看以下降火的几种食疗方法: 胃火炽盛则痘痘长、牙龈肿、口角烂;肝火炽盛则头痛头晕、睡眠不稳...
是经附文,临终方诀,最为切要。修净业者,所宜详览。若兼诵经,获益弥广。了知苦、空、无常、无我,方诣安养乐国。...从前,有一位大师,充满智慧,远近闻名。 这位大师讲道十分精彩,一个村子就请他去讲道。他接受了邀请。到村子时,...
这用功,昏沉大的人,话头不得力,是没有用力参,没有在不明白上面来着手。心不归一,昏沉就大的很。再说,有的师父...
舍与不成就差别
【法相辞典】
【舍与不成就差别】 p0976
上篇:舍根惟善业感 | 下篇:贪欲增上果 |
(地名)天竺在支那之西方,故曰西天。佛祖统记五十三曰:西天求法,东土译经。...
五识所依
死生通
涌出品
七种大
昙摩迦罗
无等慧
怀海
雕像之始
身远离
具足三明
上道
【大藏经】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
【大藏经】【注音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盂兰盆经

即心是佛,云何识自心
念佛的感受及心路历程

训练自己倾听的工夫

天竺高僧天亲菩萨
降内「火」的几种美味食疗

了知苦空无常理,生安养欣乐心
知道与不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