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六十卷六页云:若器世间、一切盛事、年时日夜月半月等,渐渐衰微,所有气味、唯减不增;如是一切、是贪欲增上果。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异类)Takṣaka,龙王名。法华经所列四龙王之一。法华文句二曰:此云视毒,亦云多舌,或云两舌。同玄赞二曰:此云...【神境智】 p0934 瑜伽六十九卷十八页云:复次诸神境智、或加行得,或生得。加行得者:如生此间异生、有学、及...(杂语)法会之初度也。无量寿经上曰:彼佛初会,声闻众数不可称计,菩萨亦然。弥陀佛之初会也。...密教金刚界曼荼罗理趣会十七尊之一。又作欲金刚女、金刚见。位于金刚萨埵之右前隅。据金刚界七集卷下载,其形像为金...【四顺厌处法】 p0448 集异门论二卷十四页云:何等为四顺厌处法?一、自衰损顺厌处法。二、他衰损顺厌处法。三、自...指垂说示众。又作垂语、垂说、示众。于禅林,师家对弟子大众开示宗要,称为垂示。又于说示法要时,先以简明语句标示...【世间定】 p0509 显扬二卷二页云:世间初静虑者;谓或缘离欲界欲增上教法,或缘离彼增上教授,为境界已;由世间道...【表无表色皆非实有】 p0794 成唯识论一卷十四页云:表无表色、岂非实有?此非实有。所以者何?且身表色,若是...又称浴佛偈。即浴佛时所唱之偈颂。据敕修百丈清规卷上报本章佛降诞条所载,偈为(大四八·一一六上):“我今灌沐诸...【舐若时吃缚】 此云能尝,能除饥渴故。瑜伽云:能除饥渴羸瘦,数发言论,表彰呼召,故名为舌,是能尝义。楞严...(真言)两手外缚,竖二中指相合也。真言曰:唵(归命)三昧耶(平等)萨怛鍐(入我我入)见真言句义钞中。...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竹林精舍,与大苾刍众,而为说法。时舍利弗、大目乾连,前诣佛所,五体投地,礼佛足已,...闻如是:一时佛在拘夷那竭国如来三月当般涅槃与诸比丘及诸菩萨。 无央数众来诣佛所,稽首于地。世尊寂静默无所说,光...如是我闻:一时,佛住摩伽陀国波沙山(孤绝山也)过去诸佛常降魔处夏安居中,与舍利弗经行山顶,而说偈言: 「一心善谛...
《业疏》云:戒是警意之缘也。以凡夫无始随妄兴业,动与妄会,无思返本;是以大圣树戒警心,不得随妄,还沦生死。 ...大海之滨,住着一只龟王。水族子民,由于龟王的教化有方,无不互敬互慈,和睦共处。 一个月圆的寂静夜晚,龟王缓缓...
问: 人要想往生,首先得要不怕死,请开示如何才能坦然面对死亡? 大安法师答: 生和死,你不要把它看得那么对立。...
关于佛法之种种疑问,前已略加解释。诸君既无所疑惑,思欲著手学习,必须先了解佛法之各种宗派乃可。 原来佛法之目...
虚云老和尚在世经常说: 随缘就是家乡,放下就是道场。 随缘,不过分追求。你到那里,那里人干什么事你就和他一样干...问: 弟子受了菩萨戒,但上班后,没持过午不食,持斋日也没有,是不是犯戒? 大安法师答: 关于菩萨戒,对十重戒要...
憨山大师在《示马居士》法语中,以学道之人的五种心来开示马居士。憨山大师所讲的学道人的五种心主要为以下五种:第...
饬终津梁提要 临命终时,四大分张,众苦毕集。若非三昧久证,诚恐不易得力。况眷属不谙利害,往往以世情而破坏彼之...
贪欲增上果
【法相辞典】
【贪欲增上果】 p0978
上篇:舍与不成就差别 | 下篇:贪味静虑见为功德戒 |
禅宗住持之诲示,称为因缘;学人谢师家指导开示,而对之展具三拜或九拜,即称为谢因缘。敕修百丈清规卷六(大四八·...
德叉迦
神境智
初会
意生金刚女
四顺厌处法
垂示
世间定
表无表色皆非实有
灌佛偈
舐若时吃缚
普贤三昧耶印明
【大藏经】佛说月光菩萨经
【大藏经】佛说法灭尽经
【大藏经】佛说弥勒大成佛经

戒律在修行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呢
龟王菩萨

念佛人如何才能坦然面对死亡

佛法宗派大概

记住这四句话,到哪里都能自在
受菩萨戒没有过午不食,是不是犯戒

学道之人的五种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