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论六卷六页云:云何上道?谓上软上中上上品道。由此道故,能舍三界所系地地中软上软中软软三品烦恼。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杂语)尺量名。行事钞上之一曰:般陀二十八肘。业疏一下曰:般陀者量之总名,一般陀有二十八肘。...(名数)谓十恶中属于口业之四业。即妄语,两舌,恶口,绮语是也。...明门,智慧之异称。通达千种法之智慧,称为千法明门,为第二地菩萨所修者。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卷上(大八·八三...(譬喻)心体之真如,譬如海,诸识之缘动,譬如波浪。楞伽经一曰:水流处,藏识转识浪生。...亦名:震旦、真丹、汉地 资持记·释钞序:“震岭者,震是梵言之省略;岭即土境之通名,如世州郡,多以江山川泽通而...(术语)取着所对之境界谓之取。爱之异名也。又为烦恼之总名。唯识论八曰:取是着义。大乘义章五本曰:取执境界,说...【独行无明】 唯识宗所立四种无明中的不共无明之一。此指不与贪等俱起,而与第六意识相应,独行而起的无明。此复分...(经名)一卷,弥勒菩萨说,北凉昙无谶译。此即每半月诵之戒本也,此译最善,但为瑜伽禀承宗之戒本。...比喻佛之智慧光明,能摧破众生之无明烦恼;犹如晓天能照亮昏闇之夜。赞阿弥陀佛偈(大四七·四二○下):“有量诸相...复次一切法空,何以故?有无一时不可得,非一时亦不可得。如说: 有无一时无 离无有亦无 不离无有有 ...(名数)一随至施,随近己至,方能施与也。二怖畏施,畏怖灾厄,欲其静息而行惠施也,又见此财坏相现前,宁施而不失...佛在舍卫国祇洹阿难邠坻阿蓝。时佛伤哀诸所有生死之类故,结出谶微,分别善恶,都有五道人作善恶有多少,瞋恚有薄厚...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整理并注音。句读及注音仅供参考。特此说明。...卷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室罗筏城祇桓精舍,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无漏大阿罗汉,佛子住持,善超诸有,能...
常人往往视逆境为外来因缘,总不知究竟的缘由为何?往往只在事情表象与人我之间琢磨、计较是非,鲜少转个方向,省察...
仁者,以财发身。就是懂得人道的人,懂得仁义礼智信的人,悟了大道的人,他善于运用财富,就可以发展一生,能够扩展...
人生没有现在这个词,没有现在的。你讲现在的时候,它已经变成过去了,哪有一个不变的东西呢?所以第一个,它没有不...
优填王承佛威神之力五体投地顶礼完佛足,右绕佛三圈,跪在佛的面前合掌请教佛陀:天上天下,一切人民,都没有一位能...空生的吉兆 大圣佛陀对宇宙人生所发表的言说,其数之多,真是浩如烟海,无有边际。不容怀疑的,佛陀所有的教法中,...
唐朝法云法师,雁门赵氏之子,天性淳朴、老实善良,对别人加给他的讥毁或者赞誉都看得很淡。 可是到了读书的年龄,...近日有网友给我留言说,因遭受感情波折而情绪低落,希望寻求解决的方法,为此,我特别写了《佛教的爱情观》一文以作...
当我们正念真如: 第一个安住力,把心带回家,不迷不取不动。 第二个调伏力,就是空假中三观来调伏。 第三个坚持力...
上道
【法相辞典】
【上道】 p0231
上篇:上慢 | 下篇:上流 |
亦名:三卷三位 子题:三行、作持行、止持行、众行、别行 资持记释云:“示所诠中。众务谓四人已上羯磨僧事。成谓能...
槃陀
口四
千法明门
识浪
震岭
取
独行无明
菩萨戒本经
光晓
观有无门
八种布施
【大藏经】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
【大藏经】【注音版】朝时课诵
【大藏经】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

是非只因多开口,烦恼皆因强出头

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

福报享尽,你连一碗粥都喝不下去

【推荐】造佛形象能获得多大的功德?
须菩提-解空第一

前世吝于法施,今生得愚昧无知之报
宽运法师:佛教的爱情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