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语)尺量名。行事钞上之一曰:“般陀二十八肘。”业疏一下曰:“般陀者量之总名,一般陀有二十八肘。”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书】 p0945 大毗婆沙论一百二十六卷十六页云:书名何法?答:谓如理转变身业;及此所依诸巧便智。此中书者,...【习气】 又作烦恼习、余习、残气。略称习。就是我人经常生起的思想及行为,其熏习于我人心中的习惯、气分、习性、...百非者,百举大数,非乃非有非无等,为非认也。所谓涅槃理超四句,体绝百非也。或列举之如下: 一、四句各成四...(术语)梵语羼提Kṣānti,译曰忍辱,忍受诸侮辱恼害而无恚恨也,六波罗蜜之一。法界次第下之上曰:羼提,秦言忍辱...闭室而不与外界接触。指佛陀成道后,于三七日间,坐思而不说法。肇论新疏卷下(大四五·二三○中):“所以释迦掩室...(术语)教人开蒙化恶也。法华经序品曰:是诸八王子,妙光所开化。无量寿经上曰:入众言音,开化一切。...【行断智见清净】 p0609 显扬三卷十七页云:七、行断智见清净,谓如有一、依行智见清净,得妙智见。谓我应断下...禅林用语。又作啰斋、逻斋。即巡游四方行乞,接受施主斋食之供养。为托钵、行乞、乞食之异称。罗同逻,巡逻之义,即...【五根五力】 p0266 大毗婆沙论一百四十一卷九页云:五根者:谓信根、精进根、念根、定根、慧根。五力亦尔。此五随...(本生)佛往昔为长寿王,广行布施,邻国之贪王来伐之,誓不与战,与长生太子共逃出。后愍贫人来乞王身,随之见贪王...梵名 Mahā-mayūrī-vidyā-rājī。音译摩诃摩瑜利罗阇。又作孔雀王、佛母孔雀大明王。依大孔雀明王画像坛场仪轨...昔汉孝明皇帝夜梦见神人,身体有金色,项有日光,飞在殿前,意中欣然,甚悦之。明日问群臣:「此为何神也?」 有通人...1、如意宝轮王陀罗尼 南(nan)无(mo)佛(fo)驮(tuo)耶(ye) 南(nan)无(mo)达(da)摩(mo)耶(ye) 南(nan)无(mo)僧(seng)伽...梵网经菩萨戒本(诵戒专用)...
佛教传入东土以后,能够在中国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生生不息,逐渐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全靠一代又一代的高僧祖...
一切法的逆境,最怕你下定决心,当你下定决心,这个时候生命的环境就有改变。 当我们在精进的时候,你要相信一件事...
何为重心。我辈修习净业,信贵于深,愿贵于切。以信深愿切故,一切邪说莫能摇惑,一切境缘莫能引转。若正修净业时,...
我常常凝视着丰子恺先生的像,猜想着他那颗博大而善良的心。先生的精神世界准确地反映在他那洞穿世界的眼睛里,他那...斯利姆是谁?恐怕许多人对这个人的还很陌生。如果我这样跟你说,斯利姆是墨西哥电信大亨,是美国最新一期《福布斯》...
讲苦,那佛说了种种方法,断苦的方法,但是我们用不上。突然间又身体不适应,你还得去完成任务,你感觉苦不苦啊?我...大家天天念佛,可是根本不知道自己获得了什么!当您知道您一声佛号会有如此大的福慧时,您能不心包太虚,量周沙界的...
我们讲到了四圣谛。那么四圣谛从净土宗正念的角度来说,我们选择两个法是必修的: 一个是思惟苦谛。我们要把娑婆世...
槃陀
【佛学大辞典】
上篇:槃太子 | 下篇:槃遮 |
又作起誓文、起誓状、誓文、誓纸、誓词。于神佛之前立誓,且祈请证明,如或违誓,则请责罚。日本佛教界极盛行书写此...
书
习气
百非
忍辱
掩室
开化
行断智见清净
罗斋
五根五力
长寿王
孔雀明王
【大藏经】佛说四十二章经
【大藏经】十小咒注音版
【大藏经】【注音版】梵网经菩萨戒本(诵戒专用)

唐代高僧百丈怀海禅师

逆境烦恼,最怕你下定决心

平时就要训练,信愿才能坚如金刚

人生可以看做三层楼
时间没有高低贵贱的区别

欲海漂流具众苦
念一声「阿弥陀佛」能获得了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