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教人开蒙化恶也。法华经序品曰:“是诸八王子,妙光所开化。”无量寿经上曰:“入众言音,开化一切。”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术语)对于安立之称。谛理有差别与名义之施设曰安立。无差别无名言曰非安立。真如之谛理。立此二门。唯识述记九末...【五事真俗分别】 p0277 瑜伽七十二卷六页云:问:相、当言世俗有?当言胜义有?答:当言世俗有。由二因缘故。一、...梵语 madhyamā-pratipad,巴利语 majjhima-patipadā。即离开二边之极端、邪执,为一种不偏于任何一方之中正之道,...即悉昙字 (a)(sa)(va)。又作阿娑缚。阿娑嚩三字为佛部等三部之通号,故以之相配于三部,即阿字为佛部、娑字为...戒本疏·九十单提法:“所忍异者,纳违安苦,名之为忍,语他乐受。亦可同作羯磨,不忍而言忍也。”(戒疏记卷一三·...【种子各有二种】 p1262 成唯识论二卷十页云:有义、种子各有二类。一者、本有。谓无始来、异熟识中,法尔而有生蕴...指邪恶之幽灵。即心怀怨恨,于世间作祟之幽灵。又作死灵、怨灵、怪物。心怀怨恨之灵,其显现之形相多恐怖,扰乱人心...【二假】 二假,指无体随情假,与有体施设假。一、无体随情假,乃世间所称的我法,世间之人于心外之境执为实我实法...(杂语)Vijāna,又云毗若南。译曰识。了别之义也。毗婆沙论七曰:毗阇那,秦言识。瑜伽伦记一上曰:毗若南,此云...子题:无记感报 行事钞·篇聚名报篇:“无记心犯者。(一、约纵放成业)谓元非摄护,随流任性;意非善恶,泛尔而造...欲色界菩萨者,谓与灭离无色界生静虑相应住静虑乐,而生欲界或生色界。问何缘菩萨不生无色界?答若已证得最胜威德菩...大势至法王子,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忆往昔,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名无量光;十二...楞严咒注音版...八大人觉经...
有人再问:为什么我们不遍缘法界很多的净土呢?为什么只是遍缘一个西方极乐世界净土呢?其实这个问题也不是善问。但...当嗔恨心起时,你可能会气自己怎么回事,为什么老是容易发脾气? 的确,人们通常都会这样自以为是:自己的情绪要自...人生由于名利等引起烦恼、挫折,因而生出痛苦。那么,根据佛法如何来求得人生的真谛?什么是人生真实的道理?怎样才...
多年前,有个学者在某大会场向人们讲佛祖绝对不可能存在。当听众感觉他言之有理时,他便高声向佛祖挑战说:佛祖假如...我是修学净土宗的初学者。净土宗以一心念佛,往生西方为目标,看似容易,实行困难。为什么?难就难在一心不乱这四个...
有一天,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等五百人共会一处。 那时,舍卫城中有一位敬奉三宝、受持五戒的优婆...
漏尽比丘的一个特点就是他证得人我空了,没我的观念了,当然也没有我所有的观念了。 如果我们到西方极乐世界去,还...
问: 顶礼法师!证严上人一直强调:佛弟子不要去追逐虚无缥缈的东西,不要去追逐修行的幻相。这让弟子觉得几分灰心...
开化
【佛学大辞典】
上篇:开三显一 | 下篇:开心入智阖智 |
(术语)眼等之五识缘色等外境为外缘,意识于心内分别诸法为内缘。又疏远之缘由为外缘,亲近之缘由为内缘。...
非安立
五事真俗分别
中道
阿娑嚩
所忍异
种子各有二种
恶灵
二假
毗阇那
无记心犯戒
欲色界菩萨补特伽罗
【大藏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大藏经】楞严咒注音版
【大藏经】【注音版】八大人觉经

无量佛国净土,为何只求生西方极乐
圣严法师《骂出一句阿弥陀佛》
惟贤长老《人生的真谛》

信佛会让你损失什么
藕益大师《十大碍行》语译

佛示比丘四法要

极乐世界的漏尽比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