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语)Vijñāna,又云毗若南。译曰识。了别之义也。毗婆沙论七曰:“毗阇那,秦言识。”瑜伽伦记一上曰:“毗若南,此云识,了别为义。”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人名)Bodhiruci,译曰觉爱。南天竺人,唐朝武后时来,译三藏。开元释教录九曰:沙门菩提流志,本名达磨流支,唐...(术语)弥陀如来四十八愿中,第三十六愿也。与常修梵行愿同。...【应如是住】 p1400 瑜伽七十一卷十二页云:云何了知应如是住?谓往诣已,不应卽入。至内门侧,伏慢而住。或无疑虑...(术语)凡夫爱著于五欲,如渴而爱水也。维摩经方便品曰:是身如炎,从渴爱生。注曰:肇曰:渴见阳炎,惑以为水。爱...【多修空住速证菩提】 p0624 瑜伽九十卷二十页云:当知世尊,于昔修习菩萨行位,多修空住;故能速证阿耨多罗三...戒禁者,谓恶见为先。劳无果者,由此不能得出离故。...【勤】 p1223 成唯识论六卷三页云:勤、谓精进。于善恶品修断事中,勇悍为性。对治懈怠,满善为业。勇、表胜进;简...(杂名)地狱曰火途,畜生曰血途,饿鬼曰刀途。即三恶道之异名。止观辅行一之三曰:四解脱经,以三途名火血刀也。途...据圆觉经略疏钞载,圆觉净性,于五道中随类各应;譬如清净之摩尼宝珠,映于五色,随方各现,此因摩尼宝珠体性莹净,...验,证、效之义。由修法或祈祷等而产生之灵验现象,称为有验。恒常显示其灵验者,即称为有验者。 p2461...(杂语)Avatāra,译曰无上,入。楞伽经注曰:阿跋多罗,华言无上,亦云入。...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三十三天波利质多罗树下,与无量大比丘众及无量大菩萨众俱,弥勒菩萨摩诃...梵网经菩萨戒本(诵戒专用)...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长者给孤独,为子取妇,得豪贵长者家女,端正无双,憍豪慠慢,不以妇...
世间的人之所以贪财,因为财富是安全的保障,是身分、地位的陪衬。古人说:有钱能使鬼推磨,可见拜金主义也非自今日...
【以无漏慧。通除三业中五种邪命。住清净正命中。名正命】。五种邪命,皆为利养,就是为了贪图别人的利养,要获得某...
像法时期,古印度有这么一对兄弟,哥哥叫星宿光,弟弟叫电光明。兄弟俩对医学、药物学颇有研究,不仅医术高明,还有...
我们讲一个实际的故事,来说明偷盗产生的后遗症。 过去,在明朝的扬州,有一个做南北货生意的商人。南北货,就是说...
菩萨虽然利益众生,看众生受苦,终日度众生,但不见众生相。如果他有执着的心,那就是法执了,就有执着了。有执着了...
大磬一响,苦空无常,思惟人生,积极向上。 大家来参加念佛,通过一点一点学习《观无量寿经》,就明白韦提希夫人为...
关爱生命,保护生物,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假如某天醒来,人类由于自身不注重环境保护而任意污染,致使天...不知足者,虽富而贫;知足之人,虽贫而富。--《佛遗教经》 一、多欲为苦 众生在三界六道里轮回,生死死生,受著无穷...
毗阇那
【佛学大辞典】
上篇:毗湿饭怛啰 | 下篇:毗阇柯 |
(地名)巴Vebhaliṅga,往昔迦叶佛时之村邑名。佛与阿难共行道,到此处而微笑。阿难问故。佛因说昔迦叶佛时,此村...
菩提流志
闻名梵行愿
应如是住
渴爱
多修空住速证菩提
戒禁
勤
火血刀
方色喻五道
有验
阿跋多罗
【大藏经】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
【大藏经】【注音版】梵网经菩萨戒本(诵戒专用)
【大藏经】佛说玉耶女经
想赚钱要靠努力与福报

五种邪命,皆为利养

药王菩萨发愿除灭众生痛苦

偷盗产生的后遗症

菩萨终日度众生,但不见众生相

想让佛菩萨加持,自己也要积极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