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譬喻)信能澄清人心,故譬之为澄水之珠。成实论四曰:“得信珠则心池清。”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人名)宋京师杯度,不知姓名。常乘木杯度水。因以为名。初见在冀州,不修细行,神力卓越,世无测其由来。见梁高僧...(人名)杭州灵芝寺元照,字湛然,初依东藏慧鉴律师专学毗尼。后从神悟禅师讲天台之教观。复从广慈之才法佛受菩萨戒...又作一切经、一代藏经、大藏、藏经、三藏圣教。指包含三藏等之诸藏圣典。亦即以经、律、论三藏为中心之佛教典籍之总...指极乐净土之林,由七宝树所成,又称七宝行树。[法华经卷二譬喻品、法华经玄赞卷五之本、阿弥陀经要解(智旭)](...【如来色身随诸众生所乐示现】 p0585 佛地经论五卷十二页云:随诸有情乐见如来色身差别,如来示现如是色身。如...【于诸善品加行处所成就轨则】 p0755 瑜伽二十二卷四页云:云何名为于诸善品加行处所成就轨则随顺世间不越世间...属日本曹洞宗寺。位于静冈县田方郡修善寺町。空海之弟子杲邻所创,时为真言宗寺。后宋僧兰溪道隆住于此,改为临济宗...【利无上】 p0703 集异门论十六卷四页云:云何利无上?答:如世尊说:苾刍当知;如有一类补特伽罗,或得妻子,...何故真如名为胜义?最胜圣智所行处故。...【无颠倒善解脱心】 p1085 瑜伽八十九卷十五页云:已具获得能对治彼诸圣道故;名无颠倒善解脱心。...【非想非非想处定建立】 p0720 显扬二卷八页云:又如经说:超过一切无所有处,入非有想非无想,非想非非想处具...佛告阿难:汝常闻我毗奈耶中,宣说修行三决定义。所谓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是则名为三无漏学。 阿难,云何...在家菩萨戒本(六重二十八轻读诵仪轨) 香赞 炉香乍热。法界蒙薰。诸佛海会悉遥闻。随处结祥云。诚意方殷。诸佛现全...大宝积经卷第十七 大唐三藏菩提流志奉 诏译 无量寿如来会第五之一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佛陀从舍卫国至摩竭陀国行脚,到了一个村落,村中住着许多盲者。一日,盲者会集在一处商议道:诸位!我们到森林中去...
人,无法离开群体而独自生活。每天,在工作和生活中都要与他人相处。 人与人之间的接触往来,是一门很大的学问。尤...忍辱是六度中的第三度,度是度过烦恼苦海之意,而忍辱度的确也有忍气吞声的意思。比如《遗教经》说:能行忍者,乃可...
六根中,最难摄的有二根,即意根与耳根。意根容易胡思乱想,耳根常欲听外面的声尘,所以先把这两根摄住,其他四根就...
关于弥勒佛的一些情况,北传的四部《阿含经》中,除了《增一阿含经》谈得比较具体,其他三部经典要么是没有记载,要...
我们现在是不是做到了恭敬三宝呢?在这里面想一想,我们从心理的念头到行为是大打折扣的,我们权且不说不信佛的人,...问: 弟子在《印光法师文钞》中读到印祖对女众出家甚是反对,原文说若女众有信心者即令在家修行,万万不可令其出家...
这个地方为什么讲勤修加行呢?古德批注上说:一个菩萨深深地了解到一切业障海,皆由妄想生,痛苦的根源,跟别人完全...
信珠
【佛学大辞典】
上篇:信海 | 下篇:信教自由 |
(书名)释净土群疑论之略称。宋僧传谓之决疑论。七卷,唐千福寺怀感撰。其注解有探要记十四卷,钞二十卷。...
杯度
元照
大藏经
七宝树林
如来色身随诸众生所乐示现
于诸善品加行处所成就轨则
修禅寺
利无上
真如名为胜义
无颠倒善解脱心
非想非非想处定建立
【大藏经】楞严经四种清净明诲
【大藏经】在家菩萨戒本
【大藏经】大宝积经之无量寿如来会
盲人除蚊

职场中与人相处之道
圣严法师:忍辱并非忍气吞声

先把这两根摄住,其他四根就不摄自摄

弥勒菩萨下生后的世界环境

恭敬三宝要从恭敬僧宝开始
印光大师为何对女众出家甚是反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