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释净土群疑论之略称。宋僧传谓之决疑论。七卷,唐千福寺怀感撰。其注解有探要记十四卷,钞二十卷。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声闻受变易生成佛】 p1394 佛地经论二卷十四页云:若尔声闻或除七生或除一生,或除上界处处一生;余一切生,得非...乃为供养一切经而举行之法会。又作大藏会。 p18...(衣服)衣名。阿毗昙经下曰:阿判那者,库麻杂吉贝衣也。...(物名)梵语波哆迦Patākā,为表佛世尊威德,所作之庄严具,犹如大将之旌旗也。又为祈福立之。梵语杂名曰:幡,波...【一向记】 p0002 瑜伽八十一卷十五页云:一者、一向记。谓为如理来请问者,无倒建立诸法性相。 二解 如四...(术语)作幻术之人曰幻师。楞伽经一曰:如工幻师依草木瓦石作种种幻,起一切众生若干形色。无量寿经上曰:譬如幻师...(术语)善业为招乐果之因缘,恶业为招苦果之因缘。一切有情尽由业缘而生。维摩经方便品曰:是身如影,从业缘生。新...(术语)为如来本愿力所与之信心。又为如来本愿力所救之信心。对于名号信心而言。...(术语)茶褐色,即黄带黑之色,袈裟之本色。同于木兰色。此名香染者,以取乾陀罗香树之汁染之也。谷响集五曰:宝楼...(名数)唐善导释观经分三序:一证信序,如是二字也。二化前序,我闻已下五事是也。三发起序,如常之别序是也。是为...又作不请友。指未请而自来亲近之友。以此比喻佛、菩萨之救度众生,非因众生之祈请,乃以大慈悲心感应而亲往,赐予众...闻如是:一时,婆伽婆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今当说圣八关斋。谛听谛听,善思念之,我今当...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告诸比丘:「当知食以节度,受而不损。」 佛言:「人持饭食施人,有五福德...唯识二十论一卷 世亲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安立大乘三界唯识。以契经说三界唯心。心意识了名之差别。此中...
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般若波罗蜜多...
原文: 夫心者,即寂即照,不生不灭,廓彻灵通,圆融活泼,而为世出世间一切诸法之本。 虽在昏迷倒惑具缚凡夫之地,...
一、孝亲友爱 谁无父母?谁无兄弟?动物孝亲友爱的天性,尤为令人感动。它们的真情与遭遇,讲述者为之伤心,听闻者...
修行最重要是四个字:信、解、行、证。为什么会信得不深、信得不真呢?是因为我们理解得不够。有的人不注重形式,觉...
佛言:心佛众生,三无差别。心即是佛。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金刚座上,夜睹明星而彻悟,即是洞见自心。他曾赞叹道:...
当我们谈到心的实相,世尊曾经说:心不在内、不在外。主要是讲到无相的真理,它不在内,也不在外,它离一切相!阿难...大家来打佛七,在求一心不乱。《佛说阿弥陀经》上说,善男子善女子持念佛名,一天乃到七天,一心不乱,临命终时,蒙...
佛陀在魔羯提国带领着众比丘一路行化,来到了恒河边,看见一座年久失修的旧塔,崩坏得很严重,无人修补。比丘们便请...
群疑论
【佛学大辞典】
上篇:群萌 | 下篇:群机 |
指弥陀之教。净土宗立九品往生之法,故有此称。迦才净土论序(大四七·八三中):“二八弘规,盛乎西土;一九之教,...
声闻受变易生成佛
一切经会
阿判那
幡
一向记
幻师
业缘
愿力信心
香染
三种序
不请之友
【大藏经】佛说八关斋经
【大藏经】佛说食施获五福报经
【大藏经】唯识二十论

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

真心廓彻灵通,与诸佛了无有异

《物犹如此》白话选译

把吵嘴的劲头拿来学佛

憨山大师开悟的经历

「心不在内、不在外」是什么含义
念佛怎样对治昏沉散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