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作消瘦衣。袈裟之异名。消瘦,指烦恼之次第消减;穿着袈裟可消减烦恼,故称消瘦服。[金刚般若疏卷二](参阅“袈裟”4784) p4148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得静虑】 p0994 瑜伽十八卷十一页云:若未离欲一切身分勤精进者,名得常委。若已离欲、得源底者,名得静虑。得静...往生极乐净土而与诸上善人聚于一处。阿弥陀经(大一二·三四七中):“舍利弗!众生闻者,应当发愿,愿生彼国。所以...亦名:教尼须具十德 资持记·释说戒篇:“教尼须具十德:一、具持戒行;二、多闻;三、诵二部戒本利;四、决断无疑...(一)佛陀本其慈悲以化度众生,犹如舟筏之引渡受难者。又作慈航。万善同归集卷下(大四八·九八七中):“驾大般若之...即唐代之名士裴休。氏为河南济源(一说山西闻喜)人,字公美。生卒年不详。先后任官监察御史、户部侍郎兼诸道盐铁转...全一卷。又作七阶佛名经、礼忏、礼忏文、礼佛忏悔文、六时发愿法。隋代三阶教之祖信行(540~594)撰,记述三阶教之...又作阿弥陀五尊曼荼罗。指阿弥陀佛及侍立左右之观音、势至、地藏、龙树等四菩萨,或指以阿弥陀佛为中尊而安置上记四...(人名)Mahā-panthaka,罗汉名。译曰路边生。...(饮食)四药之一。为养病躯非时得食之米汁果汁等也。行事钞下二曰:言非时药者,诸杂浆等,对病而设,时外开服。...【内道与外道差别】 p0367 瑜伽九十卷八页云:复次住内法者,未得定心,尚与外道定心差别;由智胜故。何况定心。何...(植物)Tinduka,译曰柿。止观十曰:有害无害,譬如迦罗镇头二果。牟梨曼陀罗咒经曰:镇头迦木,此云柿木。慧琳音...禅秘要法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复有五百大德声闻:舍利弗、大目揵...佛说大吉祥天女十二名号经...肇论序 小招提寺沙门 慧达 作 慧达率愚,通序长安释僧肇法师所作《宗本》《物不迁》等四论。但末代弘经,允属四依...
佛灭八、九百年间,弥勒菩萨应无著菩萨的请求,从兜率天降在中天竺阿瑜遮国内瑜遮那讲堂,宣说《瑜伽师地论》等,而...问: 我素喜研究经教,手不释卷,津津有味;而于持名念佛,不是昏沉,便是掉举,这种现象是什么原因?如何对治? 大...
有时候前途的有无,牵涉到个人才华的高低。因此才华一不小心,就会害死一个修行人! 《庄子》中有一段话,大意是:...
有这么一个例子,也是《安士全书》里面的,在《万善先资》里面,有一个这样的例子。河北有一个儿童,小孩,他喜欢鸟...
这个地方我们解释一下自性功德力。自性功德力跟六根,它们两个是汉贼不两立的,所以古人有一句话,一念不生全体现,...
我到清修院的时候,正是一个早晨。到了门口一叩门,里边出来一个小和尚。他的名字叫宗祥,看样子长得很聪明,很如法...
一切众生,具有如来智慧德相。但因妄想执著,不能证得。究其原由,总因不了真如妙性。妄认四大为自身相,六尘缘影为...
那我们到了临命终时迷惑,往往有什么呢?一个觉得自己罪业深重,我这样一个罪业深重的人,阿弥陀佛会带我走吗?你看...
消瘦服
【佛光大辞典】
上篇:消灾咒 | 下篇:消释 |
(杂语)法藏者阿弥陀如来因位时之名也,是与地藏菩萨为一体云。...
得静虑
俱会一处
比丘教尼须具十德
慈舟
河东大士
七阶佛名
阿弥陀五佛
摩诃半托迦
非时药
内道与外道差别
镇头迦
【大藏经】禅秘要法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大吉祥天女十二名号经
【大藏经】肇论

法相宗的概况
如何对治念佛昏沉掉举

才华一不小心就会害死修行人

【推荐】地狱的境界从哪里来的

临终时,没有一个妄想可以对治的

从此我步入了佛门

人死后焚化遗体的意义所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