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名)Mahā-panthaka,罗汉名。译曰路边生。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又名十遍处,即观青、黄、赤、白、地、水、火、风、空、识等十法,使其一一周遍于一切处。...(譬喻)禁者禁制也,捉毒蛇有制法,应以铁杖先押其头,次以手捉其顶,不依此制法,卒尔捉蛇,则为螫死。是譬比丘无...金刚针,梵名 Vajra-sūci,音译嚩日啰苏脂。西藏名 Rdo-rje-khab。密教现图胎藏界曼荼罗虚空藏院外列南方第三位之...(术语)如来所得之觉体,不可思议,故云妙,无有过之,故云无上。圆觉经曰:无上妙觉遍诸十方,出生如来。...指惡魔。因惡魔向人行惡,為人之怨敵,故稱魔怨。大乘理趣六波羅蜜多經卷八(大八·九○○上):「安處不動,猶若金...【有势】 p0539 集异门论十三卷十页云:言有势者:谓彼上品精进圆满,故名有势。...僧人犯了规,职事命令他拿去衣单,离开寺庙。...【四想】 p0392 集异门论六卷十三页云:四想者,一、小想,二、大想,三、无量想,四、无所有想。小想云何?答:作...【业能分判一切有情高下胜劣】 p1221 杂集论八卷十页云:云何有情高下?谓由业故,于善恶趣,得自体差别。云何胜劣...(1541~1615)明代律僧。古林派之祖。江苏溧水人,俗姓杨。字古心。早年丧父,由母抚育成长。嘉靖三十一年(1552)...(人名)Nadikāśyapa,三迦叶之一。又作捺提迦叶簸。新曰捺地迦叶波。迦叶其姓,那提为河名,此人在那提河边得道...八十八佛大忏悔文: 大慈大悲悯(mǐn)众生,大喜大舍济含识,相好光明以自严,众等至心皈命礼。 南无皈依十方尽虚空...(弘化社32分本)...1、如意宝轮王陀罗尼 南(nan)无(mo)佛(fo)驮(tuo)耶(ye) 南(nan)无(mo)达(da)摩(mo)耶(ye) 南(nan)无(mo)僧(seng)伽...
这以下两段:第一个,委示颠倒处所合所结喻;第二个,正劝详择降伏合知解喻。 先看第一段,先委示,先详细地指示众...
不生气,就赢了。这是金庸先生的至理名言,也是金庸先生一篇小杂文的标题。 金庸先生在《不生气,就赢了》中讲到一...
【原文】 如来悯念众生自力了脱之难,于是特开一信愿念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之净土法门。但具真信切愿,持佛名号。...
当我们朝着光亮行走,除了保持好姿态,更别忘记内在的重心。午后的禅堂,首座和尚正在打坐,一个小和尚却躺在禅凳上...问: 如何理解彻悟大师以摄心专注而念,为下手方便一句此处的摄心? 大安法师答: 这句话已经把如何摄心告诉我们了...
《地藏经》又称《地藏本愿经》《地藏本行经》,是大乘佛教一部重要的经典,也是现代佛门中流传最广,修学人数最多的...问: 我念佛没有定力,心中不得清净,如何能专注念佛? 大安法师答: 好,你刚入佛门,就听到了念佛法门,这是你的...佛教各乘各宗都把得到正见作为修行最重要的前提。如《佛性论》所说,学佛要以正见为先行,因为正见总摄了戒定慧三学...
摩诃半托迦
【佛学大辞典】
上篇:摩诃沙利婆 | 下篇:摩诃母陀罗 |
(地名)西域记曰:秣苏伐那,此言闇林,千佛皆于此地说法。...
十一切处
无禁捉蛇
金刚针菩萨
无上妙觉
魔怨
有势
起单
四想
业能分判一切有情高下胜劣
如馨
那提迦叶
【大藏经】八十八佛大忏悔文
【大藏经】【注音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大藏经】十小咒注音版

六根的结到底在哪里

不生气,你就赢了

只要真信切愿必定往生
不入心的「修行」
如何理解「以摄心专注而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