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集论八卷十页云:云何有情高下?谓由业故,于善恶趣,得自体差别。云何胜劣?谓诸有情、成就功德过失差别。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能取有四种】 p0895 杂集论三卷十三页云:又能取有四种。谓不至能取,至能取,自相现在各别境界能取,自相共...【老麤重】 p0621 杂集论十卷十三页云:老麤重者:谓大种衰变所起不随转性。...【正业】 p0499 分别缘起初胜法门经二十页云:复言:世尊!云何正业?世尊告曰:谓圣所爱无漏戒摄无漏作意,同时而...【无想有情】 p1063 瑜伽八十三卷四页云:无想有情者:谓无想天。...(杂语)正法念经十六曰:饿鬼所住,略有二种:一者人中住,二者住于饿鬼世界。是人中鬼,若人夜行,则有见者。饿鬼...【因等差别】 p0593 瑜伽五卷九页云:因等差别者:谓十因、四缘、五果。十因者:一、随说因,二、观待因,三、...指梵语 bhagavat 之六义。bhagavat,音译作薄伽梵,意译作世尊,具有自在、炽盛、端严、名称、吉祥、尊贵等六义,称...(术语)于所施之人与施物及自身起执念,以为布施也。檀为布施之梵语。智度论十一曰:若三碍系心,是为世间檀。何以...日本曹洞宗寺院。位于福井县小浜市伏原。山号灵松山。大永元年(1521),前光禄大夫武田三品源元光所开基。中岩宗恕...圆融的行持,也就是称性而修,于事毫无执著,如念一佛,即是念一切佛,修一法,即是修无量诸法,生极乐净土,即是生...善财童子五十三参,起自福城,后次第南行,所走访善知识之城数,共计一百一十城。八十华严经卷七十八(大一○·四二...优婆塞戒经...金光明最胜王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城鹫峰山顶,于最清净甚深法界,诸佛之境,如来所居。...天台止观有四本:一曰《圆顿止观》,大师于荆州玉泉寺说,章安记为十卷;二曰渐次止观,在瓦官寺说,弟子法慎记,本...
今天我们讲讲名词,第一明因果,相信因果。 简单地说谁都懂因果,但是我们都不认得因果,什么原因?很复杂。现在我...
佛陀说,我们修止观的人就像热汤一样,魔王冤亲债主活在妄想当中,他就如冷坚冰。诸位你想想看,是坚冰把热汤消灭,...
还有「此法为菩萨说,此法为声闻说」这部经是给谁谁谁讲的,那部经是给谁谁谁讲的。「作是说者,亦名谤法」有个实例...当我们修习四念处以后,接下来要修助行四正勤。 四正勤有四个法门,使令我们不断的进步,这四个法门可以会归为二种...
某年奥林匹克运动会的游泳比赛,由日本选手得到第一名,第二、三名分别是苏联、美国选手。事后,记者采访获得冠军的...
借问往生何计策,须凭信行愿俱全。 信根先向心田种,行足还加愿力坚。 路乏资粮终不到,马无缰御孰能前? 但将三事...
为什么要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呢?因为在这娑婆世界修行,道业很难进步;往生极乐世界,便容易成就佛果。极乐净土修行容...
众生依善恶业而来,命运各自不同,在佛法中称作业力,世俗人则称作运气。业力是说我们这辈子所受的果,是由过去生中...
业能分判一切有情高下胜劣
【法相辞典】
【业能分判一切有情高下胜劣】 p1221
上篇:业为等无间法 | 下篇:过去与不现四句分别 |
(1888~1955)广东人。民国九年(1920),依谛闲法师出家,学天台教观。其后,参禅于江苏高旻寺,深得首座普修法师...
能取有四种
老麤重
正业
无想有情
饿鬼住处
因等差别
六德
世间檀
发心寺
圆行
一百一十城
【大藏经】【注音版】优婆塞戒经
【大藏经】金光明最胜王经
【大藏经】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因地不真,果招纡曲,要这样明因果

迷乱由主,悟则必胜

吃五辛的五种过失
净界法师:对恶法的态度

样样与他人较量,必定是很痛苦的事

借问往生何计策,须凭信行愿俱全

暂念弥陀圣号,便胜百年布施功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