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41~1615)明代律僧。古林派之祖。江苏溧水人,俗姓杨。字古心。早年丧父,由母抚育成长。嘉靖三十一年(1552)母殁,而感世缘虚幻无常,遂于万历十年(1582,一说嘉靖年间)依摄山栖霞寺之素安出家。后读华严经菩萨住处品,誓从文殊菩萨受戒,遂赴五台山,夙夜虔勤恳求。一日恍惚之间,从一老妪受僧伽黎衣,观见菩萨,顿悟五篇、三聚心地法门,视大小乘律如从胸中流出。归乡途中,经南京,偶遇长干寺(报恩寺)塔修治之际,因安置众人所不能举之塔顶,故得优波离再来之称。万历十二年,改南京定淮门内马鞍山之古林庵为寺,神宗赐“振古香林”之额。历住灵谷、栖霞、甘露、灵隐等诸寺,开坛授戒三十余处,徒众约万余人。万历四十一年,神宗嘉誉之,赐紫衣、钵及锡杖,并诏建龙华大会于五台山圣光永明寺,授千佛大戒,赐号“慧云律师”。编有经律戒相布萨轨仪一卷。万历四十三年十一月示寂,世寿七十五。世称中兴律祖,法系称古林派。[梵网经菩萨戒初津卷七、毗尼日用切要香乳记卷下、大昭庆律寺志卷八、清凉山志卷八、新续高僧传卷二十八、中国佛教史卷四、金陵古迹图考] p2379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如世尊言。此圣弟子。以如是相。随念于僧。谓佛弟子。具足妙行、质直行、如理行、法随法行、和敬行、随法行。于此僧...(术语)身口意一致无乖角也。如身为礼拜而意无敬重之念,则非三业相应。往生要集上末曰:礼拜门者,是即三业相应之...梵语 prāpti。为“无所得”之对称。即无法体悟绝对平等、无二无别之真理,而有所执取;亦即分别有无、一异、是非等...【四种想】 p0403 瑜伽十四卷八页云:又有四种想,为先戏论缚。一、于小欲中想为先戏论缚,二、于大色中想为先戏论...(物名)Śaṅkha,译曰白螺。见不空罥索陀罗尼经。...1、一切法缘起性空,无我、我所。 2、无我所叫做空,无我见叫做无我。 3、空与无我。...虔敬信佛者,写经时,每书一字,必礼拜三次。此外,于雕刻佛像时,亦有一刀三礼之习。 p37...(经名)法华经二十八品中第二品之名。说三乘方便,一乘真实者,故名。又维摩经第二品之名。叙维摩居士以种种方便化...子题:别持、别犯 资持记·释钞序:“随对一境,方便遮防,行顺本受,名为 别持 。违受起非,则名 别犯 。言别有三...【无学】 p1044 瑜伽五十六卷六页云:问:何义,几蕴,是无学?答:学究竟善义。一切一分是无学。 二解 显扬五卷十...【表无表差别】 p0794 俱舍论十三卷十二页云:此表无表、其类是何?复是何类大种所造?论曰:今此颂中,先辩无...昔汉孝明皇帝夜梦见神人,身体有金色,项有日光,飞在殿前,意中欣然,甚悦之。明日问群臣:「此为何神也?」 有通人...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一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二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三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四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五 慈悲道场忏法卷...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蕅益大师他在念佛的时候讲三资粮信、愿、行。 他说我们必须建立一种真实的信心,大家会觉得很奇怪,信心就是信心,...
问: 学佛的人是否可以练气功? 大安法师答: 学佛的人不应该去练气功。何以故?如果你是学佛的。我们并不否定世间...问: 近年西方心理学界通过催眠术,唤醒人的潜意识里前世今生的记忆。这些大量的案例与佛教的三世因果很相符。请问...为期三个月的夏安居结束时,比丘们深得法益,身心自在清凉。为表达对佛陀的无比感恩,比丘们前往舍卫国中的祇树给孤...
《大智度论》里面有个很有意思的故事,是关于一个贫穷的画师。 画师在另外一个国家工作了十二年,赚到三十两金子。...问: 请问法师,既然往生全靠佛力,那我们又何必辛苦修行呢? 大安法师答: 要知道我们靠佛力里面也有自己的力量。...
行时正好念弥陀,一步还随一佛过。 足下时时游净土,心头念念绝娑婆。 傍华随柳须回顾,临水登山勿放他。 等得阿侬...有一个年轻人,事业和家庭都遇到了麻烦,嫉妒、浮躁、忧虑整日困扰着他。朋友看他沮丧的样子很着急,于是告诉他去附...
如馨
【佛光大辞典】
上篇:如宝 | 下篇:如聋如哑 |
(术语)信受所闻之法而随顺之也。无量寿经下曰:应当信顺如法修行。教行信证信卷序曰:信顺诸佛如来真说。法华玄义...
僧证净
三业相应
有所得
四种想
商迦
空无我
一字三礼
方便品
别持犯
无学
表无表差别
【大藏经】佛说四十二章经
【大藏经】【注音版】慈悲道场忏法
【大藏经】【注音版】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你对阿弥陀佛的信心是「借」来的吗

学佛的人可以练气功吗
如何看待通过催眠唤醒前世记忆
佛陀最初的慈心因缘

只要肯布施,就会有好的果报
大安法师:往生靠佛力是否不必辛苦修行了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