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十八卷十一页云:若未离欲一切身分勤精进者,名得常委。若已离欲、得源底者,名得静虑。得静虑者:永断一切下分结故;已断贪欲及瞋恚品所有一切愁忧炽燃。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成就五相令善友性作信依处】 p0669 瑜伽四十四卷七页云:若诸菩萨、成就五相;令善友性、作信依处。令他远闻...【离诸业障】 p1425 瑜伽二十一卷四页云:云何名为离诸业障?谓能远离五无间业。所谓于彼害母、害父、害阿罗汉、破...【二种决定转诸佛无自在】 p0045 世亲释十卷九页云:若诸如来,于一切法自在而转;何故一切有情之类,不得涅槃...(术语)谓金刚界五部之诸尊,悉来会而为法事也。...(故事)涅槃经二十九说:善男子!我初出家,未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时,频婆娑罗王遣使言:悉达太子若为圣王,我当...(流派)Sammatiya,又Sammitiya,小乘十八部之一。佛灭后三百年自犊子部流出四部,此其中之第三也。刊定是非名为量...法相宗的简称,在佛教的宗派中,以万法之生起,归于阿赖耶识,因而就其所生之法,广为分别名相者,名为相宗。华严五...为日本佛教史上之著名法争,由我国历来性相二宗之冲突所引起。村上天皇应和三年(963)八月,于宫中开讲法华经义,...(术语)无能胜菩萨之三昧也。依此三昧而离一切之尘垢也。...【四大种】 指构成色法(物质)的四种要素,即地大种、水大种、火大种、风大种。古代印度的哲学家,认为这是构成一...指二种出世圣者之智慧。有下列六种:(一)尽智与无生智。(一)尽智,乃断尽一切烦恼得入无学位之无漏智慧。(二)无生智...净土十疑论序 宋、无为子杨杰述 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极乐。娑婆,秽土也;极乐,净土也。娑婆之寿有量;彼土...解深密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住最胜光曜七宝庄严,放大光明,普照一切无边世界,无量方所妙饰间...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神咒(往生咒)...
现在的人好高骛远,有点小聪明,就忙着参禅、学相宗、修密宗,总把念佛看得没用。 他们只知道禅宗机锋妙语的玄妙,...
在经典上说,菩萨发了菩提心以后,在娑婆世界求增上生的,要能够保持菩提心不退转是非常困难。经过了恶师邪友的误导...
原文: 唐抚州刺史妇祖氏,皈敬地藏大士,信心真切,惟生身父母尚未生信,祖氏乃为父母舍钱帛,造金色地藏菩萨像一...从前有雄雌两只鸽子,住在一个巢里。秋天果子熟的时候,它们捡来果子装满了一巢。后来果子风干体积减少了,只剩下了...
时下,微信在大众生活中得到广泛应用,其强大的朋友圈交友聊天功能让我们享受到了科技网络时代的便捷,人与人之间的...别人是你自己最好的一面镜子。你怎样对待别人,别人就怎么对待你。你替别人着想,考虑别人的方便,别人也会替你着想...
冤业一般讲三类。第一个是你有命债,叫杀冤。你今生为人了,你要吃猪肉,吃羊肉,吃鱼,吃虾,你吃了这些动物,你可...
今早,我和三位出家人踏上了回山的路。从临时住处出来,欲乘电梯下楼,长长的楼道里左右双排电梯共八个,随手摁下其...
得静虑
【法相辞典】
【得静虑】 p0994
上篇:欲界随眠不于色无色界法随增 | 下篇:得果初 |
指菩萨受生之五种方法。即:(一)息苦生,又称除灾生。如于饥馑之世受大鱼等身,以肉救济一切众生;于疾病之世,为大...
成就五相令善友性作信依处
离诸业障
二种决定转诸佛无自在
五部海会
频婆娑罗王为佛最初檀越
正量部
相宗
应和宗论
无尘三昧
四大种
二智
【大藏经】净土十疑论
【大藏经】解深密经
【大藏经】【注音版】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神咒(往生咒)

念佛需恭行,切忌好高骛远

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的四种摄受

金色僧人代受刀灾,父母由此深信佛法
二鸽喻

把用在「低头」中的时间找回来
学会换位思考

三类冤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