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非难、论破之意。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卷四(大五○·二四五上):“有顺世外道来求论难,乃书四十条义悬于寺门,曰:‘若有难破一条者,我则斩首相谢。’”[中论疏卷四本] p6725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二种戏论之一。为“爱论”之对称。指于一切法作决定之见解。亦即谬于见解且执着不舍,称为见论。三论宗嘉祥大师以利...(术语)结与使,皆烦恼之异名。击缚心身,结成苦果,故云结。随逐众生又驱使众生,故云使。结有九种,使有十使。净...【学明与学智】 p1382 发智论八卷三页云:云何学明?答:学慧。云何学智?答:学八智。...梵语 dhyāna-sajvara。指色缠戒,即色界之戒。律仪,指无表色之戒体。三种律仪之一。又作静虑生律仪、禅律仪、定律...(杂名)光明赫烁之佛像也。寄归传四曰:大竿可为赡部光像处悬幡之竿。(赡部者阎浮檀金也)。...【苏迷卢】 西域记云:唐言妙高。旧曰须弥,又曰须弥楼,皆讹。四宝合成,在大海中,据金轮上,日月之所回泊,...即七种灾难。(一)仁王般若经卷下受持品所载之七难,即:(一)日月失度难,日月之运行失时,或赤日出、黑日出,或日蚀...【意识】 唯识宗所立‘八识心王’的第六心王,此为我人理活动的综合中心。在西洋哲学中视之为‘能把握客观对象的心...(界名)色界第四禅天之第二。...(杂名)劫末烧尽世界之火。六十华严经二十三曰:若人堪任闻,虽在于大海及劫尽火中,必得闻此经。...光音,梵名 ābhāsvara,巴利名 ābhassara。音译阿波会提婆。又作阿波会天、阿会互修天、阿波互羞天、阿波罗天、...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整理并注音。句读及注音仅供参考。特此说明。...普贤行愿品...大宝积经卷第一 大宝积经卷第二 大宝积经卷第三 大宝积经卷第四 大宝积经卷第五 大宝积经卷第六 大宝积经卷第七 大宝...
有人做了这样一个比喻,说身心浮动的人好比滚动的石头,滚动的石头无法长出苔藓,从而也很难成为坚固不移的磐石。 ...
《别行疏钞》中讲了十种礼: 一、我慢礼: 像上下捣米那样,内心没有恭敬心。 二、唱和礼: 礼拜时高声喧杂,词句混...
你不能确定何时死去。虽然你拥有宝贵人身,但它全然是无常的;无疑它将会被死亡夺去,然后又再一次徘徊于生死轮回中...三十七菩提分也叫三十七道品、三十七觉支等。指佛陀教导众生修证圣果的三十七种途径和方法。菩提分,意即成就佛教四...
咸丰八年,曾国藩给国荃的信中说:古来言凶德致败者约两端:曰长傲,曰多言。丹朱之不肖,曰傲曰嚣讼,即多言也。历...
这段文字记录的是一个家族八十余年的兴衰史,是一个名叫东来的朋友讲述的发生在他们邻村的事。事件中,1980年前的情...一般人听到佛教在讲修道、证道,都以为是一门高深莫测的玄理,更谈不上进入道的境界。有些人对《妙法莲华经》的一称...
【原文】: 天地万物。皆有始终。有形象。有方隅。有分剂。唯心识无始终形象方隅分剂。故曰觅心了不可得。心了不可...
难破
【佛光大辞典】
上篇:难思议 | 下篇:难胜地 |
子题:丐、施食 行宗记·释九十单提法:“宝云经中,凡乞得食分为四分:一、与同梵行,二、与乞人,三、与诸鬼,四...
见论
结使
学明与学智
静虑律仪
光像
苏迷卢
七难
意识
福生天
劫尽火
光音天
【大藏经】【注音版】朝时课诵
【大藏经】【注音版】华严经普贤行愿品
【大藏经】大宝积经

越急于求成,越难以成功

《别行疏钞》的十种礼佛

感受痛苦和死亡的逼迫
三十七菩提分

人生两大凶德,千万要戒掉

一人荼毒,祸殃五代:人贩子的家族命运
禅门的修行路:饥来吃饭,困来即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