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唯识名词白话辞典 > 正文
(352~410)东晋净土行者。彭城(江苏铜山)人。名程之,字仲恩。汉楚元王交之后裔,初任府参军,历任宜昌、柴桑县...(术语)色声香味触法之六尘,分为内外。五识所缘之名声等五者为外尘。意识所缘之法为内尘。意识缘于内故谓之内。...【此实执取身系】 p0617 集异门论八卷七页云:云何此实执取身系?答:此实执取者:谓或有执我及世间常,此实、...全一卷。元代大鉴清拙正澄撰。今收于大正藏第八十一册。又作大鉴小清规。略述临济宗丛林之规矩,计收两班出班拈香之...【成唯识论义蕴】 五卷(或十卷),唐代道邑撰,又称《成唯识论述记义蕴》,这是《成唯识论述记》的注释书,系摘出...(修法)以五色之线悬于臂次除病,是婆罗门之法,佛亦为病缘于诸弟子开之。毗奈耶杂事一曰:六众乞食,见诸婆罗门以...梵名 Dīpavatī。音译提婆跋提城。为释迦佛前生从锭光佛受来世成道记莂之处。又作阿摩罗跋提城(梵 Amaravatī)、...即声闻名望之意。据无量寿经卷上载,阿弥陀佛愿其名声普闻,以广度众生。[法华经序品] p2262...出离生死的正性,亦即得道之圣者,通达谛理,断见思惑,永离三界之生死的正性。...【诸佛所化有情有共不共】 p1362 成唯识论十卷十八页云:余二身土,随诸如来所化有情,有共不共。所化共者,同处同...(地名)Sindhu,有信度国,信度河。...教观纲宗 (原名一代时教权实纲要图。长幅难看。今添四教各十乘观。改作书册题名) 北天目蕅益沙门智旭重述 佛祖之要教...序 诸佛如来出兴于世,唯欲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净土法门单刀直入、直指众生以念佛心入佛知见。信愿持名,乘托阿弥...佛说无常经·临终方诀附...
示施圣藏居士 我佛教化众生。虽法门无量。要而言之。先进三皈。次受五戒。由戒生定。由定发慧。定能伏烦恼。慧能断...
晋初祖庐山东林慧远大师赞颂 以特别法,永为世范。意旨暗合于行愿,中外流通遍。普令庸彦,大事即生办。肇启莲宗福...四个很好的理由解释为什么你应该食素? 1. 因为吃肉就是谋杀 我们知道汉堡包和鸡翅膀不是长在树上的。它们来自被我...
下品中生是什么情况,这是指破戒的众生。这个人先求受了佛的戒法,或五戒、八戒、沙弥戒、比丘比丘尼戒,但受了之后...
我们正式讲净土要义。净土三要就是信愿行,也是往生极乐的三种资粮。譬如说,或者我们坐飞机到美国,第一需要飞机票...先打断腿,再装进笼子里。我们的餐盘里,盛满了它们无尽的血泪。 走进动物的死亡驿站 许多野生动物生命的最后驿站是...念佛不求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只求平安,能平安过日子就好,这像什么,你们知道吗?就像小孩子不懂事拿一颗大钻石去换...
我们在这个时代,真的要非常有正气地、有根据地把这个轮回和因果的真理展示出来,以拯救世间人为心愿哪。因为世间人...
意识
【唯识名词白话辞典】
【意识】唯识宗所立‘八识心王’的第六心王,此为我人理活动的综合中心。在西洋哲学中视之为‘能把握客观对象的心机能’。广义言之,即吾人所有诸种经验,从原始之感觉至高度之思考均包括在内。凡能统摄多种经验内容的作用,皆称为意识。至于意识与物质之关系,乃哲学上的核心问题,观念论(唯心论)否定物质之独立性,视意识(思考、精神)为一切之根源;反之,唯物论视意识为物质(存在、自然)的产物。 唯识宗又将意识分为五俱意识与不俱意识两种,前者是与前五识共同发生作用,后者是单独发生作用。单独发生作用者又称独头意识,它缘虑的对众是抽象的观念,即所谓法境,在其认识作用中包括著推理、判断等在内,且不受时间空间限制,而通于过去、未来、现在。
上篇:意业 | 下篇:意识分析 |
深妙的总持。总持即陀罗尼(咒)。...
刘遗民
内尘
此实执取身系
大鉴禅师小清规
成唯识论义蕴
臂线
灯光城
名声
离生性
诸佛所化有情有共不共
信度
【大藏经】教观纲宗
【大藏经】净土五经日诵集要(净宗早晚课)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无常经·临终方诀附

往生之要关,念佛之妙诀,就在此字

慧远大师定中三次见佛,归命安养
动物不是供我们食用的

下品中生是什么样的情况

佛灵和心灵是两码事吗
餐盘里盛满无尽血泪(图)
慧律法师:念佛不求往生,只求家庭平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