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唯识名词白话辞典 > 正文
凡二卷。清代灵操撰。收于卍续藏第一四八册。仿后唐李翰所编蒙求一书,以四言韵语记述汉魏以来佛教高僧之事迹,以利...(术语)七灭诤也。南山戒疏一上曰:以七毗尼,用殄四诤。...【软根补特伽罗】 p1387 瑜伽二十一卷十三页云:云何软根补特伽罗?谓有如是补特伽罗,于所知事所缘境界,所有诸根...据菩萨璎珞本业经卷上贤圣学观品举出等觉菩萨之三种修学,即:(一)百劫顶寂定中修诸三昧,谓等觉菩萨住于顶寂定(即...【四行了道谛相】 p0457 瑜伽三十四卷十六页云:于灭谛相正觉了已;复正觉了,真对治道,于所知境,能通寻求义故;...【末利】 亦名摩利,此云柰,又云鬘华,堪作鬘故。善见律云:广州有,其华藤生。此翻黄色华,华如黄金色。...(术语)观十二因缘之道理而悟生死流转之理也。由此观而开悟者名缘觉。宋高僧传曰:接飞花坠叶,作因缘观。大乘义章...【有畏】 p0537 瑜伽八十三卷二十一页云:言有畏者:谓涉稠林故。有诸恶兽,及与非人,诸恐畏故。...【三杂染】 染污真性,称为杂染,是一切有漏法的总名。杂染有三种,即:一、烦恼杂染,又作惑杂染。指身见、边见及...又作伎乐,或技乐,即是音乐。...(杂名)八塔之一。心地观经一曰:曲女城边宝阶塔。然依西域记,则劫比他国也。...准提咒持诵仪轨...(嘉兴藏流通本)...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长者给孤独,为子取妇,得豪贵长者家女,端正无双,憍豪慠慢,不以妇...
光绪年间的故事,一位江苏的贾先生,在上海租界一洋行工作,深得老板信任。端午节前,老板派他去城南一带收欠款,他...
有一对孪生兄弟,同时进入高考考场。结果,哥哥收到了大学录取通知书,弟弟则以两分之差名落孙山。兄弟俩长相酷似,...
怎么渐离生死?就是用般若智慧现量观察这个世间的无常、国土的危脆、四大的苦空、五阴的无我。 如是观察,就能逐渐...
在意业当中,贪欲是最重的。贪欲,欲就是爱好。爱好,爱好什么?就是有情的情感。我们有情一类众生情感之中,以这个...
问: 在静坐时有各种境界出现,还可以继续再坐吗?如果可以,那应该注意些什么? 大安法师答: 我不知道你静坐用的...拘留国中有位婆罗门,名叫摩诃蜜,悭贪不信佛法,智慧无双,财富无数,为拘留国国王、大臣所敬重礼遇,座下常有五百...佛教经典和历代祖师都主张为佛弟子要戒杀素食,这样做的目的不仅是为了培养慈悲心的需要,同时吃素也是放生,避免自...
若不修内行,唯只外求,希望获福,无有是处。 这句话或许想要告诉我们: 如果不注重内在修养,只关心外在的东西,想...
意识分析
【唯识名词白话辞典】
【意识分析】八识心王中的第六意识,除了‘五俱意识’与前五识同缘色、声、香、味、触五境外,还有‘独头意识’缘虑法境,缘的是心法。这二者的相异之处,是:一、意识缘虑法境,它能了解分别一切外境。二、意识能了别一切色法(物质现象)的自相与共相。即此物单独的形相,及与他物比较的差别相。三、意识不仅了别现下之事之理,且能了别过去、未来之事之理。四、意识不仅是刹那了别,还能相继不断的了别。五、意识‘思心所’的造作,能造成业果。
上篇:意识 | 下篇:意识所缘 |
判别教相。佛教传入中国后,经中国学者,各据己见,将其分为若干时,或若干类,使发心研究佛教者,较易探讨了解,名...
释氏蒙求
七毗尼
软根补特伽罗
菩萨三修学
四行了道谛相
末利
因缘观
有畏
三杂染
妓乐
宝阶塔
【大藏经】【注音版】准提咒持诵仪轨
【大藏经】【注音版】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大藏经】佛说玉耶女经

【推荐】一桩善举挽救了两条人命

欲上天堂,先下地狱

老实念佛,渐离生死

这两种若离了,你的生死就了了

静坐时出现境界该注意什么
世间上真正的美女
吃素即是放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