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二卷。清代灵操撰。收于卍续藏第一四八册。仿后唐李翰所编蒙求一书,以四言韵语记述汉魏以来佛教高僧之事迹,以利童蒙记诵。卷上为“摩腾入汉,僧会来吴,慧则石瓮,宝意铜壶”以下共一一八句,卷下“琳祐会郊,可育面壁,法开善医,昙迁妙易”以下共九十六句。卷末附跋述其旨趣,志在勉诱后进童儒,继承圣贤行迹。 p6820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无瞋法迹】 p1062 集异门论七卷六页云:云何无瞋法迹?答:无瞋者,谓于有情,不欲损害,不怀栽杌,不欲扰恼;广...亦名:余食法 子题:比丘食有二种、食有二种、不正食、非食、非请、非足食、正食、是请、是食、是足食、犯足、尼亦...(譬喻)乳混水,使鹅饮之,彼能择乳而遗水。...指违犯杀、盗、淫、妄等“四重罪”之比丘。小乘之经部与有部之解释各异。经部中,依律文,指犯四重罪者,已舍戒体,...(譬喻)法能照物,故譬之以火炬。大集经五十六曰:法炬当散灭。...谓将心念系于一处而不思其他之意。又作系念、悬念、悬想。据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三二九(大六·六八六中):“住空闲...指声闻、缘觉二乘得以作佛,乃法华经前十四品之中心思想。法华以前,佛为方便说故,谓仅菩萨得以成佛;至法华涅槃时...(名数)一、生身,降生王宫修行成道之佛身也。二、化身,佛以神通力变化鬼畜等之身也。此就小乘而说。若配大乘之四...【出罪】 p0481 瑜伽六十八卷九页云:云何出罪?略由五相。一、由自故。二、由他故。三、由自他故。四、依转故。五...(一)凡二卷。隋代慧远撰。又称观无量寿经义记,或称净影观经疏。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七册。系由地论宗之立场解释观无量...【瞋恚】 p1321 瑜伽八卷十六页云:云何瞋恚?谓于他起害欲乐,起染污心,若于他起害欲乐决定方便,及于彼究竟中,...●大佛顶首楞严神咒 南无楞严会上佛菩萨(三称) 妙湛总持不动尊 首楞严王世希有 销我亿劫颠倒想 不历僧祗获法身 愿...佛说无量寿经卷上 我闻如是,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万二千人俱,一切大圣,神通已达。其名曰:尊者了...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序 古筠比丘德异撰 妙道虚玄不可思议,忘言得旨端可悟明。故世尊分座于多子塔前,拈华于灵山会上,...男身具七宝。女身有五漏。何名七宝。一有志气之宝。到处游行无畏。二有主为之宝。行事善掌权衡。三有成家之宝。善能...不论是哪个国家、哪个民族,当人们遇到失败而不知何去何从之时,便会想当以求神问卜来指点迷津:西方人会去者吉普塞...
佛世时,有一位首罗长者,以性情悭吝而闻名,舍利弗尊者等诸位比丘多次登门化缘,并以偈颂开导他: 恶道深如海,乱...当前,全球气候暖化所引发的严重自然灾害已威胁到了方方面面,如果不加遏制,地球完美的生态系统将有被摧毁的危险。...
一劝贫者施。经济不宽裕,捉襟见肘,往往贫者难施。但是越贫越要施,因财富从施舍中来。因贫穷故,才要广种福田,广...
对任何事业,所做的任何一件事情,都要充满热情。同样做一件事情,如果你没有热情,一定是枯燥无味的。如果你有了热...
仗阿弥陀佛慈悲愿力了生死之易,易在什么地方?不一定要定慧的功夫,只要你有深信切愿。从信心下手,以信愿感通阿弥...
法华经的思想,观照现前一念心性当体即空。要修空,那要空掉什么?我们凡夫没有修法华经之前叫做根、尘、识。就是我...
释氏蒙求
【佛光大辞典】
上篇:释氏疑年录 | 下篇:释氏稽古略 |
(经名)藏中有数部:一、元魏菩提流支译之佛名经十二卷,举一万一千九十三尊。二、失译人名之佛名经,三十卷。三、...
无瞋法迹
作余食法
择乳眼
非苾刍
法炬
系念
二乘作佛
生化二身
出罪
观无量寿经义疏
瞋恚
【大藏经】早课(朝时课诵)
【大藏经】佛说无量寿经
【大藏经】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佛教的规矩是否是有男尊女卑的现象
圣严法师《如何转好运?》

不费分文即能成就「五大施」
全民素食的5个理由

真正智者惜已有之福布施一切

对人生充满信心,枯燥的工作都能变丰富多彩

为什么净土宗特别强调发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