谓将心念系于一处而不思其他之意。又作系念、悬念、悬想。据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三二九(大六·六八六中):“住空闲处,系念思惟先所修行。”又观无量寿经谓,众生用心观想佛时,应当一心系念,谛观彼佛。此外,一般俗称忧虑为悬念,称恋慕为悬想,皆为转讹之用法。[杂阿含经卷三十七、卷三十九、大宝积经卷四十七、玄应音义卷三、慧琳音义卷三、卷九] p6671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老麤重】 p0621 杂集论十卷十三页云:老麤重者:谓大种衰变所起不随转性。...(人名)呵雕者比丘名。阿那鋡者,其证果也。...又称行佛威仪。谓修行者须于日常之行住坐卧中,起崇仰畏敬之念,正其仪容举措,一一方正合宜而心无动乱,以示现佛之...Baliyuxi Dazangjing 南传上座部所传佛教典籍的丛书。佛教自传入锡兰(今斯里兰卡)后,于公元前29年在马塔勒的...指本性(或实性)之海,以此比喻真如之理性深广如海。又称果海。乃如来法身之境。如大唐西域记序有(大五一·八六七...【想蕴差别五种】 p1230 瑜伽五十三卷十八页云:复次云何想蕴差别?略由五种。一、由事故,二、由相故,三、由颠倒...亦名:与女同室宿戒开缘 行事钞·随戒释相篇:“律不犯中,若先不知室内有女宿。若屋有覆无障;或尽覆半障;或尽覆...佛的德号,因佛是三界众生之眼,能令众生避开生死的痛苦。...(名数)涅槃经所说:一、正因佛性,离一切邪非之中正真如也。依之成就法身之果德,故名正因佛性。二、了因佛性,照...(术语)执行斋会也。会僧而供斋食,曰斋会。...【迦絺那】 明了论云:为存略故,但言迦提。此翻功德。以坐夏有功,五利赏德也。西域记以迦提翻云昴星,昴星直...夫满教难思,窥一尘而顿现;圆宗叵测,覩纤毫以齐彰。然用就体分,非无差别之势;事依理显,自有一际之形。其犹病起...文殊菩萨心咒: 嗡ong 阿a 喇la 巴ba 札zha 那na 谛di 1.持诵文殊五字咒(文殊菩萨心咒、亦称文殊智慧咒)的主要功德,...尊者大目揵连,从佛在耆闍崛山中,游行恒水边,见诸饿鬼甚多,受罪不同。见尊者目连,皆起敬心,来问因缘。 一鬼问言...
众生疑惑从何而来? 首先我们的疑惑是从二元对待的思维方式中产生的,但妙明本心是绝待的、无分别的,由一念无明妄...种福,就是让自己和别人都健康快乐,尤其是家人之间最需要种福,却也最容易被忽略。 根据报导,台湾人最常生气的对...人们相互之间喜欢祝愿吉祥如意,其实这仅是良好心愿,而不知吉祥如意有因有果。古人善恶之报,如影随形,佛教讲自作...
师父说:什么是佛?可以有很多种答案,那我试举一种。有个小和尚,他突然想起来问他的师父:师父,请您老人家告诉我...很久以前有一户人家,女主人留下一子往生了。男主人不久后又续弦,也生下一子。继母为了自己的孩子,不但不疼爱前妻...
十大愿,是总说的。我们昨天跟大家讲的是总相;十愿里头,每愿是不同的,这叫别相;但是,同名行愿,是同相。那么,...佛法在印度古代时,小乘有各种部执,大乘虽亦分空、有二派,但未别立许多门户。吾国自东汉以后,除将印度所传来之佛...
(原载于《法音》杂志2002年第11期) 界诠法师,1959年出生于福建省福鼎市一个乡村的佛教家庭。1978年高中毕业后,...
系念
【佛光大辞典】
上篇:系 | 下篇:系珠喻 |
(术语)顶礼者以神佛之足,戴我顶上而礼拜者。是归命为意业之礼拜,顶礼为身业之礼拜也。大日经疏十二曰:重言归命...
老麤重
呵雕阿那鋡
行佛
巴利语系大藏经
性海
想蕴差别五种
共人女宿戒开缘
三界眼
三因佛性
修斋
迦絺那
【大藏经】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大藏经】文殊菩萨心咒
【大藏经】饿鬼报应经

信属般若慧,疑为诸罪根
圣严法师《家和万事兴》
日行一善

佛在你那儿睡着了
孝顺的哥哥

礼佛的一刹那间,十大愿王都具足了
中国佛教的十大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