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顶礼者以神佛之足,戴我顶上而礼拜者。是归命为意业之礼拜,顶礼为身业之礼拜也。大日经疏十二曰:“重言归命顶礼者,此义大同小异。重言者,恭敬深至故尔也。”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术语)对于他力之念佛而言。自力之诸善,谓之杂善。...(杂语)Pada,又作播陀,波陀,钵昙。译曰足,迹,句。法苑义林章一本曰:梵云钵陀,此翻为迹,当古之句。唯识述记...(经名)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之略名。法华经二十八品中第二十五品也。为观音菩萨说普门圆通之德者,故名普门品。示现三...(术语)解释本经义理者。疏者疏通之义,疏通义理之意。止观七下曰:览他义疏。洞识宗途。...(术语)三止之一。不执有无迷悟等之二边而离于差别也。...(名数)自力他力也。为净土门所谈,以众生自身之三学为自力,以弥陀之愿力为他力,舍自力而归他力,乃净土门之至极...(图像)行事钞下二曰:如长干寺瑞像是阿育王第四女作。脚趺铭云,今在京师大发灵相。称阿育王像。...【有漏色】 p0543 品类足论八卷五页云:有漏色云何?谓若诸色,有漏有取;于此诸色,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或...亦名:漏失戒僧重尼轻 戒本疏·十三僧残法:“言漏失者,僧重尼轻。如多论解,女人烦恼染重,难拘难制;若制与重罪...(名数)行事钞二谓报命之支持,无过于药,分之为四:一时药,日日为新由旦至日中听服之,五种之蒲阇尼Bhojanīya(...【婆舍跋提】 或波罗尼密。大论云:秦言他化自在。此天夺他所化,而自娱乐,故言他化自在。亦名化应声天。别行...(印光大师校印本)...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告诸比丘:「当知食以节度,受而不损。」 佛言:「人持饭食施人,有五福德...大智度论卷第一 大智度论卷第二 大智度论卷第三 大智度论卷第四 大智度论卷第五 大智度论卷第六 大智度论卷第七 大智...
一、广阔的人生和宇宙观 佛学在分析世出世间的森罗万象时,小乘有七十五法,唯识发展为百法,其中有为法共九十四种...
《大般涅槃经卷第十五》: 是人今世恶业成就,或因贪欲瞋恚愚痴,是业必应地狱受报。是人直以修身修戒修心修慧,现...
问: 有一些同修讲,广东某一寺院有某法师讲自己随时可以往返西方极乐世界,并可以带居士去,又带回娑婆世界,又说...
佛应我们的根机,施设八万四千法门。通途佛法,一个重要的特点,都是要靠自力修行。纵然有些修行人宿世的善根深厚,...
佛言人于世间不犯他人妇女。 这个很重要哦。这个妇女还可以加一个,就莫犯他人的先生。对象都是一样的。不犯他人的...
我们都知道,修行人首要的条件就是要看得开、放得下,也就是要先破除我执──要看清楚这个我到底是什么?依佛法来说...
家家阿弥陀,户户观世音这句俗语千百年来的广泛流传,可知观音信仰早已深入民间。佛国世界虽有无数佛菩萨,但观世音...
一个人生前自己肯念佛,肯定就有信心在里面,有愿力在里面。如果一点信心、一点愿力都没有,就算劝你,你也坚决不肯...
归命顶礼
【佛学大辞典】
上篇:归命 | 下篇:归命合掌 |
(1163~1228)宋代曹洞宗僧。明州苇江(即今浙江鄞县)人,俗姓俞。为足庵智鉴之法嗣。历住华藏褒忠寺、建康清凉寺...
杂善
钵陀
普门品
义疏
离二边分别止
二力
长干寺瑞像
有漏色
故出不净戒僧重尼轻
四药
婆舍跋提
【大藏经】【注音版】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大藏经】佛说食施获五福报经
【大藏经】大智度论

唯识学的精华

经典告诉你学佛后为什么倒霉了

为了让你拜,我来做点怪

上根人尚会从迷入迷,更何况中下根人

不侵犯他人妇女,能得五种善报

四大本空无有我,一身自重不干人

观世音圣号应何而得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