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异门论七卷六页云:云何无瞋法迹?答:无瞋者,谓于有情,不欲损害,不怀栽杌,不欲扰恼;广说乃至非已为过患,非当为过患,非现为过患。是名无瞋。法迹者,谓即无瞋,亦名为法,亦名为迹,亦名法迹。是故名为无瞋法迹。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杂名)宽容物而无遮也。圆觉经曰:惟愿不舍无遮大悲,为诸菩萨开秘密藏。楞严经一曰:如来开阐无遮度诸疑谤。焰罗...资持记·释钞序:“僧祐,梁朝人,即[道宣]祖师前身。[昙瑗、僧祐]二师并先学十诵,后传四分;未详撰述。”(事...又作莲花三喻、迹本三喻。天台宗为明法华开显之旨,遂就经题之“莲华”于本门、迹门各立三喻。此乃佛所说甚深“妙法...【顶】 p1026 瑜伽三十四卷十九页云:中忍所摄能缘平等平等智生;是名为顶。 二解 大毗婆沙论六卷一页云:云何顶?...全一卷。唐代藏川所述。全称阎罗王授记四众逆修生七往生净土经。略称十王经、十王生七经、预修十王经。收于大正藏第...梵名 Prajāpāramitā-hrdaya-sūtra。全一卷。全称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略称般若心经、心经。玄奘译。收于大正...【正性定聚】 p0503 俱舍论十卷十八页云:何名正性?谓契经言:贪无余断,瞋无余断,痴无余断,一切烦恼,皆无余断...(经名)一卷,失译。中阿含八城经之别译。阿难为此居士说十二禅,居士信心。施食及房。...西国之法,以钱财或庄田布施寺院,限七僧常供斋食,称为七僧斋。[俱舍论光记卷十八] p113...唯识宗所立四种心法(心识之作用)之第二种。又作能取分。即指诸识之能缘作用,为认识事物之主体;亦即能照知所缘对...亦名:叹身索供戒释名、向女叹身索供戒释名 子题:索供 资持记·释释相篇:“名中,境过一一须分。 索供 者,诱调前...(龙藏本)...文殊菩萨心咒: 嗡ong 阿a 喇la 巴ba 札zha 那na 谛di 1.持诵文殊五字咒(文殊菩萨心咒、亦称文殊智慧咒)的主要功德,...(根据印光大师校定本校对)...
◎佛法,法门无量。无论大、小、权、实,一切法门,均须以戒、定、慧,断贪、嗔、痴,令其净尽无余,方可了生脱死。...第一、孝亲 百善孝为先,所以孝亲为修福第一要务,人间第一福德。文昌帝君曾作《元旦劝孝文》称孝为人间第一事,舍...
唐代有一位怀玉禅师,他就是念《阿弥陀经》念了30万遍,每天念佛号5万遍。他是夜不倒单念佛。你看古人这种修行哪,...
世界上有三种钱非常奥妙,你花得越多,就赚得越多。这是学校老师不会教的事,让我们来看看有哪三种: 第一种钱,投...
《观音菩萨普门品》大家都看过了,普门品里称观音菩萨为大慈大悲救苦救难广大灵感观世音菩萨,这个名号是有来由的。...
在我们修行中,是透过拜忏,忏悔等方式对业力进行直接的对治,但是如何透过改变思想,使业力的相续暂时的沉淀下来?...
大概禅在当下,大体上是要回答这样的两个问题。 一个是什么叫禅,一个是什么叫当下。 当下就是现前的一念心。禅在当...人生一切的苦难,大都是行为的错误而来的业报。反过来说,一切的幸福快乐,也是智慧的行为而来。所以智慧是一切幸福...
无瞋法迹
【法相辞典】
【无瞋法迹】 p1062
上篇:无学智 | 下篇:无少所施 |
指鸣鼓,打板,或击磬之时,以缓打为始,而后次第调整,使之渐有间隔,后再急速敲打一回,如此称为一通。禅苑清规卷...
无遮
僧祐律师
莲华三喻
顶
预修十王生七经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正性定聚
十支居士八城经
七僧斋
见分
叹身向人女索欲供养戒释名
【大藏经】【注音版】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经
【大藏经】文殊菩萨心咒
【大藏经】【注音版】普贤菩萨行愿品

仗佛慈力,于此了生死大事
培福修福的十个法门

【推荐】十劫的善根才换来今生往生的资粮

有三种钱花得越多就赚得越多

奶奶虔诚祈求观音菩萨找回被拐孙子

如何让业力的相续暂时沉淀下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