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识宗所立四种心法(心识之作用)之第二种。又作能取分。即指诸识之能缘作用,为认识事物之主体;亦即能照知所缘对境(即相分,为认识之对象)之主体作用。“见”即见照、心性明了之义,谓能照烛一切诸法及解了诸法义理,如镜中之明,能照万象。见分有五义:(一)证见名见,即根本智见分。(二)照烛名见,此通于根、心(即眼、耳等六根、六识),以根、心俱有照烛义之故。(三)能缘名见,此通于内三分(自证分、证自证分、能缘自证分),以内三分俱皆能缘之故。(四)念解名见,以念解所诠义理之故。(五)推度名见,以能量之心推度一切境界之故。[佛地经论卷三、成唯识论卷二、成唯识论述记卷三本](参阅“四分”1663) p2991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一)梵语 hastin。为象之别名。据隋代吉藏之百论疏卷上之下载,象有七肢,以手为殊胜故,遂取名为“有手”。同书并...全一卷。东晋道安(314~385)撰。又称苻秦沙门释道安综理众经目录、安法师所撰录、释道录、道安录、安公录、安录。...【三界系法】 p0189 大毗婆沙论七十七卷三页云:复有三法。谓欲界、色界、无色界系法。问:欲界系法、云何?答:欲...(名数)或开佛智为四种:一大圆镜智,二平等性智,三妙观察智,四成所作智。是转凡夫之第八识第七识第六识及余之五...禅林丧葬仪式。送亡者至山门时,转龛向里,以茶汤供养亡者之仪式,称转龛佛事。[禅林象器笺卷十四丧荐门] p6626...【具足正信】 p0825 瑜伽二十五卷十七页云:云何名为具足正信?谓多净信,多正敬顺,多生胜解,多善欲乐。于诸...比丘的粪扫衣,亦即头陀比丘的法衣。...行事钞·头陀行仪篇:“僧祇,阿兰若比丘,不得轻聚落比丘;应赞言,汝聚落中住,说法教化,为法作护,覆荫我等。其...(术语)随众生根机之所宜也。法华经方便品曰:随宜所说,意趣难解。...【随法正行】 p1368 辩中边论下卷六页云:如是已说作意正行;随法正行,其相云何?颂曰:随法行二种。谓诸无散乱,...梵语 dhūpana,巴利语同。谓于诸佛、菩萨、祖师像前燃烧各种香。又称拈香、捻香、焚香、炷香。初于印度,以气候酷...金光明最胜王经...大悲咒修持仪轨...大周新译大方广佛华严经序 天册金轮圣神皇帝製 盖闻:「造化权舆之首,天道未分;龟龙系象之初,人文始着。虽万八千...
我们过去造的业,无量无边,无始以来,哪搞得完呢?你要出三界,就阿罗汉来说,出三界,他也不是说把业搞完了就解脱...
过去在竺叉尸罗国有一座塔寺,波斯匿王时期,门柱被火烧毁,后来佛又重安立门柱,但时间一久也变得腐朽不堪。当时该...五戒的受持 受持五戒是尽形寿受持,非一日一夜受持而已。五戒可以全部受持,也可以随分受持。如《十住心论》卷二引...
依三界施设九地,欲界一地,色界四禅分为四地,无色界四空分为四地,共为九地。 一、五趣杂居地: 同为散地故合而为...
年轻时的慧远禅师喜欢四处云游。有一次,他遇到了一位极爱抽烟的行人。两人走了很长一段山路,然后坐在河边休息。那...欲挽救今日之世道人心,人人皆知推崇佛法,但对于佛法而起之疑问,亦复不少。故学习佛法者,必先解释此种种疑问,然...本焕禅师生平 本焕禅师(公元一九零七年 ),俗姓张,名凤珊,学名志山,法名本焕,湖北新洲县李集人。公元一九零七...
时常会想起一件事,感觉很不可思议,写出来与大家分享一下。 那是在我初学佛的时候,大概是08年10月份左右的事,当...
见分
【佛光大辞典】
上篇:见大 | 下篇:见孔着楔 |
(譬喻)经中有云旧医客医者,止观谓为新旧医。佛初对小乘之徒,说无常之义,至涅槃时,说常住之义。因而小乘之徒,...
有手
综理众经目录
三界系法
四智
转龛
具足正信
衲
兰若比丘与聚落比丘应共赞
随宜
随法正行
烧香
【大藏经】【注音版】金光明最胜王经
【大藏经】【注音版】大悲咒修持仪轨
【大藏经】大方广佛华严经(80卷)

业是搞不完消不完的

比丘为塔作枨因缘
受持五戒的利益和意义

佛学之宇宙论——九地

心志专一 事有所成
弘一大师《佛法十疑略释》
本焕老和尚简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