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谷名。译曰错麦。小麦饭。名义集七曰:“十诵指迦师为错麦,事钞错麦与迦师一物也。”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转识】 唯识宗以前七识为七转识。转是转变、转起的意思,眼、耳、鼻、舌、身、意、末那等前七识,以阿赖耶识为所...(名数)又曰五大明王:不动、降三世、军荼利、大威德、金刚夜叉之五尊。【又】胎藏界持明院之五尊也...梵名 Anandapura 或 ānandapura。为西印度古国。据大唐西域记卷十一所载,此国周长二千余里,都城周长二十余里,人...(名数)冥土之十王也。一秦广王。三初江王。三宋帝王。四伍官王。五阎罗王。六变成王。七泰山府君。八平等王。九都...无合,梵语 ananvaya。因明用语。因明三十三过中,同喻五过之一。即于因明对论中,所举之因(理由)与宗(命题)缺...指耶舍长者子朋党五十人、优楼频螺迦叶师徒五百人、那提迦叶师徒二百五十人、伽耶迦叶师徒二百五十人、舍利弗师徒一...戒本疏·三十舍堕法:“(舍堕)第七,过分取衣戒。所以制不许过者,出家比丘,遇四因缘,夺失三衣,无由进业。笃信...为“远果”之对称。指接近“因”之果报。又作正果。于内而言,如由业种子所生的一期之身与其死骸,前者为近果,后者...唯识宗所立四种心法(心识之作用)之第二种。又作能取分。即指诸识之能缘作用,为认识事物之主体;亦即能照知所缘对...(术语)大慈弘誓之船也。万善同归集六曰:驾大般若之慈航,越三有之苦津。...【法与法空俱离有无二种分别戏论】 p0767 显扬十七卷六页云:论曰:法与法空、俱无二分别二种戏论;故名无分别...六度集经卷第一 布施度无极章第一(此有一十章) 闻如是: 一时佛在王舍国鹞山中。时,与五百应仪、菩萨千人共坐。中有...大般涅槃经序 后秦释道朗撰 大般涅槃经者,盖是法身之玄堂,正觉之实称,众经之渊镜,万流之宗极。其为体也,妙存有...梵网经序 夫宗本湛然,理不可易,是以妙穷于玄原之境、万行起于深信之宅。是以天竺法师鸠摩罗什,诵持此品以为心首。...
有十种行人,发心修禅不同,多堕在邪僻,不入禅波罗蜜法门,何等为十? 一、为利养故,发心修禅,多属发地狱心。 二...
如果说赚钱体现了一个人的福报,那么,如何使用,却反映了他的智慧。 很多人可能觉得奇怪,花钱还需要智慧么? 这个...
我们起这个烦恼火呀,就会创造一个业火,也就会引生果报火。一般来说我们起这个烦恼火,它这个果报应该是异熟果,不...
最近脚部做了个小手术,做完随手发了个朋友圈,一是告知大家我没事,让关心我的父母师长放心;二是希望可以不被打搅...
中医更强调吸收能力 首先,传统中医的角度,基本上没有营养的概念。自古中国人都不讲营养,而只会讲食物够不够丰富...
作为一个菩萨,他不应该这样(贪欲),所以他要常念知足。为什么要知足?因为多欲不知足的人,他直接是障碍智慧的。...
原文: 又以愿门广大,贵在知先;观法深玄,尤应守约。知先则务生彼国,守约则惟事持名。举其名兮,兼众德而俱备;...佛世时,有一外道为了利养,对三宝心怀嫉妒,而欲毁谤,见阿难尊者托钵乞食,便讽刺说:你的导师瞿昙实际是个恶人,...
迦师
【佛学大辞典】
上篇:迦留陀夷死粪中 | 下篇:迦师那阿揽摩那 |
禅林用语。声前一句,指未发出音声以前之一句、父母未生以前之一句,此为佛祖之“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千圣,指前...
转识
五大尊
阿难陀补罗国
十王
无合过
千二百五十人
过分取衣戒制意
近果
见分
慈航
法与法空俱离有无二种分别戏论
【大藏经】六度集经
【大藏经】大般涅槃经
【大藏经】梵网经

有十种行人多堕在邪僻

【推荐】花钱还需要有智慧

贪欲之人去道甚远

既然佛法能治病,为何法师还要求医问药

中医如何看「素食够不够营养」

【推荐】欲望很高的人往往比较愚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