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名 Anandapura 或 ānandapura。为西印度古国。据大唐西域记卷十一所载,此国周长二千余里,都城周长二十余里,人户殷盛,家室富饶,有伽蓝十余所,僧徒约千人,多学小乘正量部教义;有天祠数十所,异道杂居其间。此国之位置,据英国考古学家康林罕(A. Cunningham)之考证,认为此国位于今沙巴马提河(Sabarmati)至巴那斯河(Banas)口之间,学者华特(T. Watters)亦从其说。[S. Beal: Buddhist Records of the Western World, vol. II; S. Julien:Mémories sur les Contrées Occidentales] p3696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禅林用语。以铁树无花无果,比喻无心、无作之妙用,绝了思虑分别。禅宗以“铁树华开世界香”之语,比喻尽法界一切物...为“次第证”之对称。又作超证、超果。声闻乘有四果,从初果顺次证阿罗汉果,称为次第证;超越前果而直接证入后果,...(术语)十二头陀行之一。于露地坐禅也。行事钞下三之一曰:在露地者。智论云:我观树下如半舍,无异荫覆凉乐。又生...【有情生】 p0540 集论四卷一页云:何等有情生?卽有情世间。谓诸有情,生在那落迦,傍生,饿鬼,人、天趣中。...(植物)又云鞞醯勒,毗梨勒,新云毗鞞得迦,尾吠怛迦。善见律十七曰:鞞醯勒,其形如桃子,其味甜,服能治癞。慧琳...指由因至果之三阶段,即:(一)菩提心为因之因,(二)大悲为根之行,(三)方便为究竟之果。此因、行、果三者摄一切大小...指梵网经菩萨戒之序文(大二四·一○○三上):“诸佛子等!合掌至心听,我今欲说诸佛大戒序。”于大布萨会,戒师诵...【幷天世间】 p0831 瑜伽八十三卷十七页云:复次幷天世间者:是总句。此有二种。一、幷魔,二、幷梵。...【真谛】 摄论宗的创始人,西天竺优禅尼人,婆罗门种姓,后入佛教出家,博通三藏五部,究明大乘妙理。梁武帝中大同...就是心。禅宗四祖道信说:百千妙门,同归方寸;恒沙功德,总在心源。...(人名)舍卫国婆罗门名。患无子。诣佛使占相,佛言相有子,喜而供养佛。归路有一猕猴,乞阿难之钵,以蜜供养佛,猕...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舍离国。食时到,入城乞食。时毘舍离城中,有一梨车,名鞞罗羡那(秦言勇军)。譬如天与诸天女共...三劫三千佛缘起(出《观药王药上经》) 宋畺良耶舍译 尔时释迦牟尼佛告大众言:「我曾往昔无数劫时,于妙光佛末法之中...夫满教难思,窥一尘而顿现;圆宗叵测,覩纤毫以齐彰。然用就体分,非无差别之势;事依理显,自有一际之形。其犹病起...
我们看佛陀对末法时代的一个预言。下一段。 预记末法: 我灭度后,末法之中,多此妖邪炽盛世间。潜匿奸欺,称善知识...有一位轻生者被寺里的一位僧人救起后,仍然坚定地说:大师,您何必费力救我,我已下定决心不再活下去,今天不死,明...
【经文】 佛告韦提希,汝及众生,应当专心系念一处,想于西方。云何作想,凡作想者,一切众生,自非生盲,有目之徒...
世事繁杂,良莠不齐,许多事情惹人不得清净。或许生气,或许激动;或许愤怒,或许冲动,甚至难以控制某种情绪,爆发...
父亲有位朋友,是位知名画家。几乎每次去他家,总能遇上有青年画家登门求教,他也总是很耐心地给人看画指点,常常一...
《西方路》书中,权、实、顿、渐辨疑之文,须先明权、实、顿、渐四字,然后再论念佛、参禅之为权为实为顿为渐,则可...省庵大师是非常苦口婆心的,对这些正面来劝勉,不要怕自己愚钝、不要怕自己根机浅陋,你只要去做,做了就能够得到好...
什么是真如呢?它的体性,经典上给它两句话,叫清净本然,周遍法界! 清净这两个字很重要,不管我们无量劫来,打了...
阿难陀补罗国
【佛光大辞典】
上篇:阿难陀塔寺 | 下篇: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
内院之四供养。又作内四供、内供养、内供。“外四供养”之对称。即在金刚界曼荼罗金刚轮内四隅之嬉、鬘、歌、舞四菩...
铁树
超越证
露地坐
有情生
毗醯勒
因行果
戒序
幷天世间
真谛
方寸
师质
【大藏经】佛说出家功德经
【大藏经】过去庄严劫千佛名经
【大藏经】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末法之中,多此妖邪炽盛世间
父母恩 你报了吗

《观无量寿佛经》第一观:日观

任凭风浪骤起,闲看花开花落

【推荐】您也一样很渺小

唯此一法,皆于现生往生西方
大安法师:不要怕自己根机愚钝浅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