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唯识名词白话辞典 > 正文
大般若经云十一智: 一、世俗智 谓世间有漏之智,不能出离生死,故名世俗智。亦云名字智,谓但有其名而无其理...(界名)药师琉璃光如来所居,在东方之世界也。...【无明对治殊胜】 p1079 分别缘起初胜法门经十九页云:复言:世尊!云何无明对治殊胜?世尊告曰:有二妙智、对治无...(术语)邻似佛之智慧,谓等觉之智慧也。唯识述记序曰:具体邻智,演赜钩深。...(本生)王名,释尊因位为尸毗迦王时,以身施鸽。是檀波罗蜜之满相也。智度论三十五曰:尔时毗首羯磨天,白释提桓因...证得无学果位的人,即阿罗汉。...密教以“我觉本不生,出过语言道,诸过得解脱,远离于因缘,知空等虚空”五句,次第阐说地、水、火、风、空五大之深...(一)声闻僧与菩萨僧。(一)声闻僧乃以出家沙门形像,修小乘三学者。(二)菩萨僧则指以在家带发之形像,修大乘三学者。...(书名)唐青龙寺翻经沙门良贲,奉敕作新译仁王经疏三卷,称为青龙疏。又,青龙寺沙门道氤,奉玄宗诏,造金刚经疏,...指有名声、有德行之僧人。又僧人所穿着之衣服称衲衣,故亦有称名僧为名衲者。又僧人受戒之年数称戒腊,故有名声之僧...亦名:不嘱同利入聚戒释名 子题:同利 资持记·释释相篇:“名云 同利 ,即同受请者。凡受他请,有缘入聚,须白同请...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大城竹林园中,与大苾刍众五百人俱。 时,有众多苾刍身患痔病,形体羸瘦、痛苦萦缠,于...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佉罗帝耶山诸牟尼仙所依住处。与大苾刍众俱,谓过数量...大乘起信论序 扬州僧智恺作 夫起信论者,乃是至极大乘甚深秘典,开示如理缘起之义。其旨渊弘寂而无相,其用广大宽廓...
过去有一个医学的杂志,讲出一个公案。它说,有一个妈妈带一个小孩子。这小孩子上学的时候,他妈妈就提醒说:小华啊...
起疑情是一门很深的功夫,初学的人不是一下子就能做到。那么,除此以外,还有没有别的方法呢?古来参公案,除了参话...某地有两个朋友离家外出,他们打算出外找些事情做,积攒些钱财,以便养家糊口。有一天,他们在半路上发现了一片繁茂...隔壁的刘某吆三喝四,呼朋唤友,赌牌下馆子,拉帮结派,横行乡里。有一次,他赌博输了钱,就独自一人来到后山,以除...
赵朴初先生说:我们日常流行的许多用语,如世界,如实、实际、平等、现行、刹那、清规戒律、相对、绝对等等都来自佛...
我们不论学一门技术,或者念佛也好、参禅也好,要面对现实,面对这一切事、一切人。当你碰见一个人无理地咒骂你、毁...佛教所说的三乘:即三种交通工具,比喻运载众生渡越生死到涅槃彼岸之三种法门。 (一)就众生根机之钝、中、利,佛...
讲到学佛这件事,先要研究;欲研究,先要解决三个问题:一、为什么要学佛?二、可以不学佛否?三、拿什么去学佛? ...
真谛
【唯识名词白话辞典】
【真谛】摄论宗的创始人,西天竺优禅尼人,婆罗门种姓,后入佛教出家,博通三藏五部,究明大乘妙理。梁武帝中大同元年(五四六)来华,受到梁武帝的礼遇,本想在建业译经,因值侯景之乱,展转流寓各地,曾在富春令陆元哲宅译《十七地论》。后于陈文帝天嘉四年(五六三),应广州刺史欧阳讫之请,译出《摄大乘论》三卷,《摄大乘论释论》十二卷。陈光大二年(五六八)八月,他的首座弟子慧恺逝世,他与其余弟子法准、道尼、智激、法泰等十二人,发誓弘传《摄大乘论》及《俱舍论》二论,使无断绝。翌年元月即于广州病逝,享年七十一岁。真谛为我国著名的译经家,《续高僧传》载真谛在华二十余年间,译出经论六十四部,二百七十八卷。其主要译作有《十七地论》、《金光明》、《弥勒下生经》、《仁王般若经》、《大乘唯识论》(即唯识二十颂)、《摄大乘论》等。
上篇:真实行 | 下篇:俱大种因声 |
指日本掌管佛寺神社之庶务及听讼等事之职称。此职司始自镰仓时代,至江户时代,与町奉行、勘定奉行同称三奉行,掌管...
十一智
净琉璃净土
无明对治殊胜
邻智
尸毗迦
无学果
五大字义
二种僧
青龙疏
名僧
食前后至他家戒释名
【大藏经】佛说疗痔病经
【大藏经】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
【大藏经】大乘起信论

不要老是认为自己业障深重

怎样保持觉照
背麻的人
打猎的果报

这些词语竟然都源于佛经,你都知道哪些

【推荐】当时好像是被人欺负了,其实那是消灾免难
三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