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林用语。声前一句,指未发出音声以前之一句、父母未生以前之一句,此为佛祖之“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千圣,指前所出世之诸佛列祖。即意谓此“正法眼藏,涅槃妙心”之一句,既非“语”亦非“句”,亦非千佛万祖能传者;表示向上宗乘之大事亦非他人所能传授,而须由自身实际体悟证得。碧岩录第七则(大四八·一四七上):“声前一句,千圣不传,未曾亲觐,如隔大千。设使向声前辨得,截断天下人舌头,亦未是性懆汉。” p6496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名数)赡部洲之中地,由阿那婆答多Anavatapta池(旧曰阿耨达池)而出之四大河也。一、殑伽河Gaṅgā,旧名恒河,...凡四卷。详称月坡禅师住常陆州岱宗山天德寺语录。日本曹洞宗僧月坡道印(1637~1716)撰,元湛等编。收于大正藏第八...【自在缘起】 p0599 分别缘起初胜法门经十三页云:八者、说有自在缘起。谓善修治静虑为缘,诸修定者,随所愿乐...(杂语)数量名。俱舍颂疏世间品五曰:十大姥达罗为跋蓝。梵Bala。...又作六处。指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或色、声、香、味、触、法等六境。六根为内之六入,六境为外之六入,总...(术语)善恶二法,其相显了,得记别当来之果相,故云有记法。即有可引异熟果表象之法也。见毗婆沙论五十一。...【领受依处】 p1297 成唯论论八卷一页云:二、领受依处。谓所观待能所受性。卽依此处,立观待因。谓观待此,令彼诸...【障】 又作碍,全称障碍,覆蔽之意,指障害涅槃、菩提,为遮害出离的烦恼。《大乘义章》卷五曰:‘能障圣道,说以...【牟婆洛揭拉婆】 或云牟呼婆羯落婆,此云青白色宝,今名车渠。尚书大传云:大具如车之渠,渠谓车辋,其状类之...(术语)观练熏修四种禅之一。谓九次第定也。...亦名:袈裟脱着法式 子题:比丘畜二副三衣、三衣并有入聚落衣及园中衣、园中衣 行事钞·二衣总别篇:“僧祇,若着脱...维摩诘所说经(一名不可思议解脱上卷) 佛国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耶离菴罗树园,与大比丘众八千人俱,菩萨三万...(据《华严经疏钞》分段) 尔时智首菩萨问文殊师利菩萨言: 一、十种三业 佛子,菩萨云何得无过失身语意业?云何得不...妙法莲华经卷第一 妙法莲华经卷第二 妙法莲华经卷第三 妙法莲华经卷第四 妙法莲华经卷第五 妙法莲华经卷第六 妙法莲...
我们学佛一定要知道这个世界苦的本质,所以出离心很重要。用功办道的自利行为是非常必要的,但自利不是我们的目的,...很久以前,在一个森林里,有一棵树,她很爱一位小男孩。每一天,这位小孩都会来,他捡拾许多树的叶子,编成皇冠,扮...
我们大家都在学佛,究竟学佛为什么?不少人对这问题认识模糊,不加重视,有的甚至是错误的。一般人学佛的目的,常见...
爸爸和两个弟弟经常出状况,我不是替他们还赌债,就是到派出所保人。如今,爸爸认真投入慈济,两个弟弟也有了正当职...各行各业,凡是想成功的人,生活都十分忙碌,往往弄得吃也不得安宁,睡也不得安宁。为了名利,一天到晚辗转在世俗尘...在佛教的《百喻经》中,有一则可笑而发人深省的故事,把现代人重视浮华的表面,不注重内涵的虚荣愚痴,描绘得淋漓尽...
从前,有位婆迦利人来到古印度中部,当时中印度国王任用此人统领一聚落。聚落中住着许多婆罗门,有几位婆罗门亲近这...问: 现在很多地方上的念佛团队会定时定点去放生,但是几乎都是到农贸市场买养殖的鱼去放生,这种做法如不如法? 寂...
声前一句千圣不传
【佛光大辞典】
上篇:声明源流记 | 下篇:声为佛事 |
(术语)十八不共佛法之一。谓济度众生无厌足也。...
四河
常陆天德寺语录
自在缘起
跋蓝
六入
有记法
领受依处
障
牟婆洛揭拉婆
练禅
三衣脱着法式
【大藏经】维摩诘所说经
【大藏经】华严经·净行品
【大藏经】【注音版】妙法莲华经

净土法门不需要标新立异
树与小男孩

学佛的目的是为了什么

一人学佛,带动全家转运
圣严法师《忙得快乐,累得欢喜》
端正的鼻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