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翻译名义集 > 正文
【所缘境体非真实由四因知】 p0746 杂集论五卷六页云:安立者:谓所缘境,体非真实;唯安立故。由四种因,知所...【下】 p0236 成业论二页云:卽于和合诸聚色中,见中坳凹,便起下觉。...【语无扰动】 p1283 瑜伽八卷十二页云:此中尸罗支所摄故,名语无扰动。...行事钞·沙弥别行篇:“萨婆多,沙弥不为三宝缘有利益者而掘地,犯罪。五分,下三众无故造罪,亦吉罗。四分律结吉罗...(术语)Bodhicitta,译曰觉心,即菩提心也。仁王经念诵仪轨曰:冒地质多,此云觉心。...止观辅行云南山三观:即终南山宣律师之所立也。 一、性空观 性,即性分也。谓声闻缘觉小乘之人,观因缘所生一...【伊罗钵】 阐义钞云:亦云伊罗跋罗。伊罗,树名,此云臭气。跋罗,此云极。谓此龙往昔由损此极臭树叶,故致头...(一)指五种迷法、悟法之本质。又称五事、相名五法。据入楞伽经卷七等所说,名、相、分别、正智、真如称为五法。名指...(术语)百八三昧之一。知无尽法(即无为法)之禅定也。智度论四十七曰:无尽三昧者,得此三昧,灭诸无常等相,即入...(术语)契于如如理体之智,谓之如如智。佛性论二曰:言如者有二义:一如如智,二如如境。(中略)以如如智称如如境...【五出离界】 p0267 集异门论十四卷十一页云:五出离界者:云何为五?具寿当知;诸有多闻圣弟子众,具猛利见。若念...普门品(日诵式版本)...香赞: 炉香乍(zh) 爇(ru) 法界蒙熏 诸佛海会悉遥闻 随处结祥云 诚意方殷 诸佛现全身 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三称)...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佛陀曾遇到这样的事:有一天国王来到佛陀跟前听法,并开始练习内观,而通常在家中只要有一个人开始学,慢慢地,法就...
以感恩心还旧债 我们常听人家讲:夫妻是缘,儿女是债,又说五百年才修得同船渡。这无非都是要我们珍惜因缘,我想能...
行时正好念弥陀,一步还随一佛过。 足下时时游净土,心头念念绝娑婆。 傍华随柳须回顾,临水登山勿放他。 等得阿侬...在禅宗里有这样的一个故事: 有一位高僧,是一座大寺庙的方丈,因年事已高,心中思考着找接班人。一日,他将两个得...
昔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法度众。一日清晨,舍利弗尊者着衣持钵,入城里乞食,回到祇树给孤独园后,收衣钵,...
我虽然刚学佛就背下大悲咒,但大概是13年末14年初才开始每天固定持大悲咒,当时还是每天15遍的持,但没有明显的感应...问: 清珠投于浊水,浊水不得不清。佛号投于乱心,乱心不得不佛与口念弥陀心散乱,喊破喉咙也枉然,请问法师如何正...
好,各位有缘,阿弥陀佛。我们今天的内容稍微久远一点,要追溯到释迦牟尼佛,在灵鹫山开大法会的大因缘说起。众所周...
牟婆洛揭拉婆
【翻译名义集】
【牟婆洛揭拉婆】或云牟呼婆羯落婆,此云青白色宝,今名车渠。尚书大传云:大具如车之渠,渠谓车辋,其状类之,故名车渠。渠,魁也。后人字加玉石。
上篇:阿隰摩揭婆 | 下篇:摩罗伽隶 |
(术语)梵语三昧耶Samaya,一译本誓,原为因本之义。诸佛菩萨在因地所立之根本誓约,谓之本誓。二教论下曰:各各以...
所缘境体非真实由四因知
下
语无扰动
沙弥罪相开遮
冒地质多
南山三观
伊罗钵
五法
无尽三昧
如如智
五出离界
【大藏经】【注音版】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大藏经】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大藏经】【注音版】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
除了自己,谁也不爱

【推荐】家是修行的最佳道场

行时正好念弥陀,心头念念绝娑婆
进退之间

清净乞食住

持大悲咒一万余遍后的感应
「清珠投于浊水」与「喊破喉咙也枉然」如何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