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苑云。有三品。以神听为上以心听为中。以耳听为下。
佛教词典 > 释氏要览 > 正文
指浇拌汤水之饭。又作水粥、寒粥。禅林以之供作点心。[敕修百丈清规卷二住持日用] p1492...(天名)Hāriti,又作呵利底、呵利帝、诃利帝、诃哩帝、呵利陀,鬼母名,译曰欢喜。暴恶,青色,黄色等。毗奈耶杂...(名数)安居竟日行自恣举罪之式,选僧众而为自恣举罪之任者,必具二种之五德:一不爱,二不恚,三不怖,四不痴,五...又阿罗汉或于一时善身业转,或于一时无记身业转,语业意业亦尔,如来三业智为前导故随智而转,故无有无记,智为前导...【杨仁山】 清季末年,中国佛教复兴的关键人物,也是唯识宗复兴的播种者。仁山,字文会,安徽石棣人,生于清道光十...(术语)称名即念佛也。...(术语)行事钞下三曰:若行香者,不令妇人指挃掌掌。语令悬放,必不肯者,便可缩手当使过去。若有男子,幸遣行之。...(术语)七方便之第二。身为不净,受为苦。心为无常,法为无我,各别观身受心法之四者,而破净乐我常之四颠倒也。...亦名:磔手、一磔手、[打-丁+桀]手 子题:张磔、中人三[打-丁+桀]手长、姬周尺斗为定、佛[打-丁+桀]手依五分二尺为...【五种因缘愚夫执有如名自性】 p0290 瑜伽七十三卷十六页云:复次由五因缘,当知愚夫、如名,如言,于所诠事,执有...(流派)谓弥沙塞罗汉部宗之律藏。即五分律是也。...尊者大目揵连,从佛在耆闍崛山中,游行恒水边,见诸饿鬼甚多,受罪不同。见尊者目连,皆起敬心,来问因缘。 一鬼问言...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印光大师校印本)...
中品下生者,这是世善上福凡夫人也。世善,就是他不是修出世间的善法,只是修世间的善法;上福,就是他是一个很有孝...我们要明白两个问题,这样子对第五大愿就更容易理解。第一个问题是为什么修药师法门能够容易持戒圆满?第二个问题是...
如果你在生死在你还在这个世间生存的时间,就能够在意念当中以般若的空慧把世间的五欲六尘、种种的劳作都撇得干净把...
印光大师在作《净土决疑论》时,引用了永明延寿大师所作的《禅净四料简》。 为了他人对《四料简》产生信心,印光大...
参禅这个修行方法我个人认为是佛教诸多法门中最奇特的一种方法。说它奇特乃是因为所有其他的方法都要运用我们的思想...
下品中生是什么情况,这是指破戒的众生。这个人先求受了佛的戒法,或五戒、八戒、沙弥戒、比丘比丘尼戒,但受了之后...
释迦牟尼佛(公元前565公元前486年),示生人间,说种种法,度脱众生,无非为了怜愍我等凡夫,迷昧自心,沉没六道,...八岁走上论师宝座 舍利弗译为身子,其母身形好,身子所生,故名。又译鶖子,母眼明净,如鶖鹭眼。生于摩竭陀国王舍...
听
【释氏要览】
唯识论云。谓耳根发识领受。曰闻也。即沉思静意。属耳于法也
上篇:剃发 | 下篇:嚏 |
为尊称佛口之用语。即强调佛陀亲自说教之亳无过误,且饶益有情,故称金口说、金口说法、金口直说、金口所说等。或谓...
水饭
诃利底
自恣五德
无有无记
杨仁山
称名念佛
行香仪则
别相念处
佛磔手
五种因缘愚夫执有如名自性
弥沙塞部
【大藏经】饿鬼报应经
【大藏经】【注音版】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大藏经】【注音版】华严经净行品

九品往生之中品下生
修药师法门为什么能让戒律清净

撇不干净,临命终时就是障碍

千僧斋时发生的一件不可思议之事

禅宗的无味之味

下品中生是什么样的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