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七十三卷十六页云:复次由五因缘,当知愚夫、如名,如言,于所诠事,执有自性。所以者何?谓因问言:此事用何以为自性?答言:此事、是色自性,非是色名。或答言:此事、是受想行识自性,非受想行识名。复次独处空闲,精勤观察诸法自相共相,寻思此事,是色相,非色名。或寻思此事,是受想行识相,非受想行识名。复次于此色事,寻求色相,不能得时,便生不乐;非求色名不能得时。或于此受想行识事,寻求受想行识相,不能得时,便生不乐;非求受想行识名不能得时。复次语、于名转,名、于义转。此中若名能显自相义;非此能显差别相义,非此能显所取相义,非此能显能取相义。或名、乃至能显能取相义,非此能显乃至自相义。若即彼名,于自相义转,亦于乃至能取相义转者;此余诸名,各别行解,随义而转,应不可得。此不应理。如是复于各别义转所有名中,若名、于自相义转,乃至若名,于能取相义转;此名、为于有义转耶?为于无义转耶?于有义转,且不应理。此不应理,如前观五事中,已辩。若于无义转者;是则此名于无相义转。其理便至。若于无相义转;此非有义;但能显示自所增益。若取增益;即是执着。是故如名如言于所诠事执着自性道理成就。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又作北禅、北宗。为“南宗禅”之对称。禅宗五祖弘忍之门下大通神秀,以弘法于北方,故称北宗。五祖入寂后,神秀迁至...梵名 Varsakāra,巴利名 Vassakāra。音译作婆利沙迦罗、婆利迦。又称禹舍、雨势、雨舍、行雨。乃古印度摩揭陀国阿...(流派)十种外道之一。如数论,胜论等立人天各自有常住之神我而主宰万有之外道也。见行事钞下四之二。...【究竟】 事理之至极也。三藏法数六曰:‘究竟犹至极之义。’...指从山中砍下而不加细工修饰之木杖。碧岩录第十八则(大四八·一五八上):“雪窦着语云:‘山形拄杖子(中略),无...【初地菩萨十种大愿】 p0684 瑜伽四十七卷二十二页云:又现法中、能起菩萨一切精进。信增上力为前导故;于当来...谓厌恶世上之一切。又遁世一语乃形容中世纪隐遁者之生活态度,厌世则为一般所用,如厌世思想、厌世主义等。 p5758...佛世时,中印度著名之六大都城。南本涅槃经卷二十七举出舍婆提城(梵 ?rāvastī)、娑枳多城(梵 Sāketa)、噡婆...(书名)释净土群疑论之略称。宋僧传谓之决疑论。七卷,唐千福寺怀感撰。其注解有探要记十四卷,钞二十卷。...(一)位于山西太原。始建于唐初,时称白马寺,明代重建,改名崇善寺。原为当地最大寺院,后遭火灾,大部焚毁,今仅存...贤者五福德经云说法五福德: 一、长寿 谓前世说法时,上中下语,一一皆善。若好杀者,以闻法故,而能止杀,是...尔时,无尽意菩萨即从座起,偏袒(tǎn)右肩,合掌向佛,而作是言:世尊,观世音菩萨以何因缘名观世音? 佛告无尽意菩...大势至法王子,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忆往昔,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名无量光;十二...楞严咒注音版...一、四烦恼 二、建立正确心态 三、结语 一、四烦恼 1、我见 学佛之前,先学修养 我们每一个人都会认为自己看到的是...
有一个老妪,儿子幼时出家,现在她很老了,连讨饭都走不动路。她获悉儿子当了庙里的方丈,好像这个庙还很有钱。她就...问: 三宝弟子请法师开示,法师或高僧每天弘法利生,功德无量,应该只有功德没有业障啊!通常是法体安康,为什么偶...禅家云门宗有这样一首偈子: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此偈说的是人们只要...
况福峻临终正念昭彰,作问讯、顶礼等相。 就是福峻这个女众啊,她临终的时候正念很明显,正念昭彰这是她正念很明显...问: 有人念佛身体念好了,是他的因缘吗? 常敏法师答: 念佛身体念好了,是他的善缘。遇善知识闻名,至心称念南无...我这次到太原,见到一些六七十岁的老人家,念了一辈子的佛,现在不念了。说学了这么多年佛,没找到一个正法,现在开...
善导大师(西元613681年)中国佛教净土宗第二代祖师,临淄人(今山东淄博市)生于隋大业九年,少年出家,看见西方图...
五种因缘愚夫执有如名自性
【法相辞典】
【五种因缘愚夫执有如名自性】 p0290
上篇:五事与解脱胜处遍处分别 | 下篇:五种能解甚深义理密意依处 |
(菩萨)梵名乞叉底檗沙Kṣitigarbha,在忉利天,受释迦如来付属,每日晨朝入恒沙禅定观察众机,于二佛中间无佛世界...
北宗禅
雨行
神我外道
究竟
山形拄杖
初地菩萨十种大愿
厌世
六大城
群疑论
崇善寺
说法五福德
【大藏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大藏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大藏经】楞严咒注音版
慧律法师《断除四烦恼》

大和尚「绝情」度贫母
高僧大德为何偶尔也会示现重病缠身
若无闲事挂心头

求人天福报,只得来生痴福而已
念佛身体念好了,是他的因缘吗
念了一辈子的佛,现在不念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