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尊称佛口之用语。即强调佛陀亲自说教之亳无过误,且饶益有情,故称金口说、金口说法、金口直说、金口所说等。或谓佛具有金色之身相,故其口业之说法称为金口所说。又比喻佛之说法,如金刚之坚固,无法摧破,故亦称金言。 p3521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行事)曹洞宗由四月十六日,或十月十六日五日间所修之法问论议也。...含注戒本·七灭诤法:“(七灭诤二,忆念毗尼)佛在王舍城,时沓婆摩罗子为僧知事,六群中得恶房卧具、恶请处,起瞋...指因世间之杂事而上法堂说法。为禅林行事之一。禅林中,住持上堂说法有定时与随时二种,其中,随时上堂,乃因吉凶祸...梵语 krtsna-āyatana。有二义:(一)遍处、不论何处之谓。以通于十方无有障碍,故称一切处。(二)禅定之名。又作遍处...【王能善以时行恩妙行】 p0382 瑜伽六十一卷九页云:云何名王能善以时行恩妙行?谓有国王、于诸群臣善观察已;摄为...【有贪】 p0537 俱舍论十九卷三页云:此中有贪,以何为体?谓色无色二界中贪。此名何因唯于彼立?彼贪多托内门...(术语)小乘之涅槃也。维摩经问疾品曰:虽观诸法不生,而不入正位,肇曰:正位取证之位也。同慧远疏曰:声闻见证无...有四种之生死障,害如来法身之功德,故曰四障: 一、惑障 贪欲、嗔恚、愚痴等之思惑,能障蔽正道也。 二、...又称归敬文、归敬偈。即在经、律、论三藏之首,先述归依礼敬佛菩萨及三宝等之文词。一般为“归命大智海毗卢遮那佛”...【胜义谛教】 p1104 显扬六卷十二页云:八、胜义谛教。谓四圣谛教、及真如实际法性教。...(术语)仅第六意识上有之,能为意识亲近之缘,使意识行者,即喜忧舍之三受也。五受中,苦乐二受,依五根及意根,不...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三十三天波利质多罗树下,与无量大比丘众及无量大菩萨众俱,弥勒菩萨摩诃...毗尼日用切要...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鹫峯山中,与大苾刍众三万二千人俱,皆得阿罗汉,具大神通。其名曰:尊者阿若憍陈如、尊者...
为了健康长寿,疗病养生,近年来,人们不断从医药与饮食上研究,证实肉食对人体健康确是害多利少,而五谷、杂粮、蔬...
三衣依佛教戒律的规定,比丘所可拥有的三种衣服,谓之三衣。即:僧伽梨、郁多罗僧、安陀会。此三衣总称为支伐罗。由...
九界众生离此法,上不能圆成佛道。十方诸佛舍此法,下不能普利群生。 这样的一个高度,进一步地就推断出九法界众生...
昔时世尊听闻维摩诘长者卧病在床,便教敕文殊师利菩萨前去探望、慰问。诸菩萨、佛陀弟子及天人等,悉知此二大士相见...
平凡却不平凡的念佛人 当我遇到了逆境,生起烦恼时,有些念佛人的典范常能发生安定鼓励的作用。这些念佛人往往是近...信心,唯有两种人能坚定不移地确立,一种是上根利智,智慧很猛利,就像舍利弗、文殊师利菩萨。为什么《阿弥陀经》要...
大藏经者,如来之慧命,人天之眼目。无明长夜之智炬,生死苦海之慈航。觉先觉后之法源,世出世间之道本也。若非宿植...日课是消除业障、增长福慧、克服习气、增强定力的好方法。不要忘记修行,尽量定时定量完成日课。 有弟子问:师父,...
金口
【佛光大辞典】
上篇:金人 | 下篇:金口相承 |
(杂名)译曰大灾风。见慧琳音义六十九。...
五则法门
忆念毗尼缘起
因事上堂
一切处
王能善以时行恩妙行
有贪
正位
四障
归敬序
胜义谛教
意近行
【大藏经】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
【大藏经】【注音版】毗尼日用切要
【大藏经】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

以这种态度来茹素,自然能身心清净
出家人的三衣

上求下化皆不离的妙法

香积法味供养

平凡却又不平凡的念佛人
大安法师:生起对阿弥陀佛的信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