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阿毗达磨辞典 > 正文
【戒之异名】 p0692 大毗婆沙论四十四卷十四页云:契经说戒,或名尸罗,或名为行,或名为足,或名为箧。言尸罗...(术语)佛寺也。香者,同香殿香室之香,刹者,梵语Ksetra之略。译曰土田。...(术语)一实之观法也。宝积经百十二曰:百千万劫,久习结业。以一实观,即皆消灭。...【归依义】 p1417 大毗婆沙论三十四卷十页云:归依义者:谓救护义、是归依义。问:若救护义是归依义;天授亦曾归依...(一)指忍辱之心。忍辱之心能防止一切外障,故喻如护身之衣。[法华经法师品] (二)袈裟之异名。袈裟能使人忍辱柔和...人的寿命长存。无量寿经说:何不弃世事,勤行求道德,可获极长生,寿乐无有极。...(术语)谓心专一不杂余念也。教行信证二曰:云专心者,即一心,形无二心也。...行事钞·尼众别行篇:“僧祇云,应学十八法:一、在大尼下,沙弥尼上坐。二、式叉不净食,大尼净;大尼不净食,彼亦...【八大那落迦】 p0081 瑜伽四卷二页云:何等为八?一、等活。二、黑绳。三、众合。四、号叫。五、大号叫。六、烧热...(术语)胎藏界曼陀罗之中台八叶院也。此为大日如来之本体,由此出生四重之曼陀罗,故曰胎藏。胎藏界之名基于此。...梵名 Karotapāninī。密教胎藏界外金刚部众之一天,为伊舍那天之眷属。其与器手天共执酒器。 p6209...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告诸比丘:「当知食以节度,受而不损。」 佛言:「人持饭食施人,有五福德...《瑜伽菩萨戒本》 弥勒菩萨说 唐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 若诸菩萨,已受菩萨所受净戒,应自数数专谛思惟:此是菩萨正所应...佛说大吉祥天女十二名号经...
功过是不能抵销的,我们用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来做比喻,瓜的因不好,代表恶,豆代表善。我的瓜种下去了,现在知道错...僧人的鞋子上面,左三个洞右三个洞,为的是让出家人低头看得破。但是人在诸多慾望面前却很难看得破,因为很多时候当...
原文: 经云:人身难得,佛法难闻。若非宿有因缘,佛经名字,尚不能闻,况得受持读诵,修因证果者乎。 然如来所说,...
问: 由于弟子根机陋劣,且语文程度也不好,对于义理深奥的经典与祖师们的著作也很难契入,常常就是草草读过而已,...
寒冷的冬天一来临,对全身器官都是一次全新的考验。面对这个气温骤降、风大干燥的季节,我们身体里的有些器官能抗寒...
我常说:开悟很困难,往生很容易。修行人要大彻大悟,见到平等的空性。禅宗云:圣人见体,凡夫见相。圣人看到毕竟空...
《六度摄论释》云:能灭尽忿怒怨仇,及善使自他安隐。故名为忍。 《优婆塞戒经》说:佛言善男子,忍有二种:一者世...
我们今生有一个生命体;这个生命体是怎么来的呢? 从过去而来。 佛教说因缘观─诸法因缘生。其实这一句话有两层意思...
欲界独觉
【阿毗达磨辞典】
欲界独觉者谓无佛出世时生于欲界,自然证得独觉菩提。
上篇:于诸有情众生胜类无羞无愍 | 下篇:余心所法 |
(术语)梵语菩提Bodhi,旧译曰道,新翻曰觉。觉有觉察觉悟之两义。觉察者察知恶事也。觉悟者开悟真理也。大乘义章...
戒之异名
香刹
一实观
归依义
忍辱衣
长生
专心
式叉摩那应学十八法
八大那落迦
中胎藏
器手天后
【大藏经】佛说食施获五福报经
【大藏经】瑜伽菩萨戒本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大吉祥天女十二名号经

过失与功德能否相抵呢
低下头来看

幸遇大乘诸经,方知衣珠固在,佛性仍存

如何契入佛经和祖师的著作

人体七个器官最怕冷

开悟很困难,往生很容易

诸经释忍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