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寿命长存。无量寿经说:“何不弃世事,勤行求道德,可获极长生,寿乐无有极。”
佛教词典 > 佛学常见辞汇 > 正文
(术语)以法界生之印印弟子,使决得大人之相也。义释十一曰:如王以印印之,一切信受。今以一切法界印印之,即法印...(术语)又作印契,印相,契印等。用指头作种种之形,以为法德之标帜者。由小指次第数至大指,此为地水火风空之五大...戒本疏·十三僧残法:“问:‘同是逆罪,谏有无者?’答:‘破僧倚傍,须谏使分;余无滥故,不须设谏。’”行宗记释...(一)禅林用语。又作[斩/耳]、[口*尔]。诘问或一再叮咛时之语尾助词。多见于禅师言词。同于“你”、“尼”、“呢”等...八种的烦恼。缠即烦恼的别名,因烦恼能缠缚众生于生死的牢狱中。八缠即: 一、无惭,做错了事,于己不知惭耻; 二、...(术语)永明所说三宗之第三,立真如法性随缘,而缘起诸法之宗旨也。华严天台真言等之实大乘,皆为此法性宗。三德指...【能食空】 p0892 辩中边论上卷八页云:能食空者:依内处说。卽是内空。...(959-1020)宋时高僧,为净土宗第七代祖师。俗姓颜,钱塘人。宋淳化中,住南昭寺,结净行社,领导念佛,王文正公旦...位于日本奈良高[火*田]町。旧称香药师寺。属日本华严宗寺。为东大寺之别院。天平十九年(747),光明皇后为祈求圣武...(术语)楞伽经所说三识之一。【又】离妄念之心识也。即第六识之净心是。唯识述记一本曰:净彼真识,成斯雅论。...指法华经。法华经阐明一实圆顿之教旨,故被称为一实圆乘。 p76...大般涅槃经序 后秦释道朗撰 大般涅槃经者,盖是法身之玄堂,正觉之实称,众经之渊镜,万流之宗极。其为体也,妙存有...梵网经序 夫宗本湛然,理不可易,是以妙穷于玄原之境、万行起于深信之宅。是以天竺法师鸠摩罗什,诵持此品以为心首。...佛说雨宝陀罗尼经...
我们修行的人,见、行两个是不能分割的。见,就是我们的知见,由闻、思、修,要从听闻正法来的。这个见解,最高的见...
早晚课诵是自古就传下来的传统,但是虽然传了数千年,不过早晚课诵所代表的意思真正明了的人就不多了。 早课的用意...
她们就像一尊静静的雕塑,用一生的光阴,静静地走过,是那样安宁;这尊尊雕塑都有着坚韧的生命力和灵魂。我们只能远...
有人说: 念佛比参禅较为稳当。其实念佛一法,又有事念和理念的不同,事念是念一句佛号,持之不断,这样慢慢的,就...来到新加坡佛教居士林访问李木源居士时,正巧碰上居士林一年一度颁发度岁金给贫困老人,整个场面热哄哄的,义工们在...
从前,一个老盲人带着一个同样双目失明的小徒弟,以拉二胡四处卖艺为生,他们的生活艰苦、贫困,时常是有一顿没一顿...
何人可称善友?佛陀虽在《吉祥经》中未曾明言,但于《菩萨地持经》中为大众详述了善友标准: 善友所摄者有四事:一...
佛教里头讲的是慈悲,慈无量,悲无量,喜无量,捨无量。这悲能拔苦,以前妙湛老和尚就说,勿忘世上苦人多。还有很多...
长生
【佛学常见辞汇】
上篇:贝叶 | 下篇:长老 |
(杂语)由当人之愿力与佛之威神力,佛向愿出家之人称善来比丘,便为沙门,剃发染衣之相自备,身成具足戒也。增一阿...
大人相印
印
五逆中唯谏破僧
口*尔
八缠
法性宗
能食空
省常
新药师寺
真识
一实圆乘
【大藏经】大般涅槃经
【大藏经】梵网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雨宝陀罗尼经

这种见解在佛法里是最危险的

做早晚课的用意

她是富有生命力的雕塑,远远看着就是一种力量

念佛好还是参禅好,在于个人是否相应
李木源:人生这部经最厉害

心中留一个信念,并为之去追求

佛陀开示的四种朋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