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永明所说三宗之第三,立真如法性随缘,而缘起诸法之宗旨也。华严天台真言等之实大乘,皆为此法性宗。三德指归一曰:“佛灭度后十有三世,至龙树菩萨始用文字,广第一义谛。嗣其学者号法性宗,元魏高齐间有慧文禅师,默而识之。授南岳思大师,由是有三观之学。”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人死之后,尚未投生,于中阴中,就能了知他将来投生之处了。...知解和修行,相辅相成,互相照应。...义净,俗姓张,名文明,唐齐州(今山东省济南地区)山庄人。十四岁出家,即仰慕法显、玄奘西行求法的高风。及从慧智禅...指诸欲染污真性,或指贪欲等烦恼。金刚般若经(大八·七七二下):“世尊!我是阿罗汉,离于欲染。”[大品般若经卷...【无学正思惟】 p1074 集异门论二十卷十二页云:云何无学正思惟?答:诸圣弟子,于苦思惟苦,于集思惟集,于灭思惟...【缘起】 缘起 梵文 Pratityasamutpady 、意思是‘由彼此关涉而生起’。这是佛教的基本理论,是佛陀对于生命、存在...(流派)十种外道之一。计属于色界第四禅之无想定为涅槃,又计为无色界之最顶非想非非想处为涅槃之外道也。行事钞下...【波罗蜜多诸相违事略有六种】 p0793 瑜伽七十八卷九页云:世尊!何等名为波罗蜜多诸相违事?善男子!当知此事...亦名:僧残上起罪五方、上起罪五方、五种上起方 子题:观藏罪不藏罪相、上起、忏悔总名上起法、观僧残罪相、覆藏相...梵语 upāsaka-sajvara。音译作邬波索迦三跋罗。乃别解脱律仪之一。又作近事拥护。指近事所受持之五戒。亲近诸善法...(术语)在于真宗,南无阿弥陀佛者,本愿之行,深信名号之缘由者,行者之信也。于信之上,自具如来之愿行,故离南无...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一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二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三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四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五 慈悲道场忏法卷...(弘化社32分本)...普门品(日诵式版本)...
第1讲 第2讲 第3讲 第4讲 第5讲 第6讲 第1讲 这次学人受会长的邀请,来跟大家讨论净土宗的理论跟修学的方法。那...真正的体贴,是不使对方难堪的。 愤怒的人,只张开嘴巴,却闭上了智慧的眼。 坚持忍辱,慢慢的你就会看到灿烂的结果...
有一次,佛陀来到了摩揭陀国游化,住在那烂陀城郊的芒果园中。 这天,有一位名叫坚固的在家居士,来芒果园拜访佛陀...
依三界施设九地,欲界一地,色界四禅分为四地,无色界四空分为四地,共为九地。 一、五趣杂居地: 同为散地故合而为...
第一个,爱重。 这是对六度的功德特别的爱乐珍重。这个是偏重在自利。我希望离苦得乐,谁能帮助我呢?就是六度能够...
我们为什么一直生死不得自在,六道轮回,受诸众苦?因为我们一直在梦中,不得醒来。菩萨为什么是菩萨?因为菩萨知道...
我们起心动念有好多过失,用经对照自己的心、对照自己的行为心即是念头,行为即身口所做的用经上跟你的心里、跟你的...
昔时,忉利天主释提桓因从佛闻法后,证得须陀洹果。回到天宫中,即召集天人众,同来赞叹佛法僧三宝的大威德力。在大...
法性宗
【佛学大辞典】
上篇:法性身 | 下篇:法性空 |
(术语)三心之一。求法之心深重,云深心,又求深高佛果之心云深心,又于深因种德难拔云深心。观无量寿经曰:二者深...
中阴了生
解行相应
义净(635—713)
欲染
无学正思惟
缘起
色无色天计涅槃外道
波罗蜜多诸相违事略有六种
忏僧残法五方
近事律仪
心行不离
【大藏经】【注音版】慈悲道场忏法
【大藏经】【注音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大藏经】【注音版】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净界法师:净心与净土
慧律法师《荒漠甘泉》(义工大会开示法语)

佛不教比丘对在家人展现神通

佛学之宇宙论——九地

应该用什么样的心态来修六度

梦中家财万贯,醒时两手空空

口里念着糊涂咒,心里想的贪瞋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