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语 upāsaka-sajvara。音译作邬波索迦三跋罗。乃别解脱律仪之一。又作近事拥护。指近事所受持之五戒。亲近诸善法、诸善士、诸佛法而承事之,可防身语之过,故称近事。据俱舍论卷十四载,所谓五戒即指:不杀生、不偷盗、不欲邪行、不虚诳语、不饮诸酒。又说一切有部主张,若离近事律仪则不得称近事;然经量部则谓,仅受三归即成近事;优婆塞戒经卷三则称,仅受一戒乃至四戒即可称为优婆塞。[优婆塞戒经卷六、成实论卷八、大毗婆沙论卷一二三、卷一二四、瑜伽师地论卷五十三、大乘法苑义林章卷三末] p3519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一切法相略有三种】 p0011 瑜伽七十六卷三页云:谓诸法相,略有三种。何等为三?一者、遍计所执相,二者、依...凡十卷。唐代慧均撰。全称无依无得大乘四论玄义记。又称大乘四论玄义。收于卍续藏第七十四册。旨在阐释中、百、十二...【缘色想有三种】 p1304 瑜伽五十三卷十七页云:想所行者:谓缘色想,略有三种。一者、色想,二、有对想,三、别异...指三种审虑对境之精神作用。即:(一)对境取正因邪因俱相违等之相,加以审察思虑,称为审虑思,又作加行思。(二)审虑...谓宇宙一切万有,皆自阿赖耶识变现而来。这是唯识学的基本理论。...(人名)卧龙破庵祖先之法嗣。名师范,号无准。东福寺之开山圣一、圆觉寺之开山祖元,皆其法嗣也。...(术语)金刚牙菩萨之种子 字也。 字有他恐怖之义。牙亦具食啖他而恐怖之义。故名 字为牙字。瑜祇经曰:金刚怖食啖...比喻不理解真实而追求幻想。为首楞严经卷四所载之譬喻,室罗城有一狂人演若达多,不见其头而于镜中认其头中之眉目。...(经名)虚空藏菩萨能满所愿最胜心陀罗尼求闻持法之略名。一卷,唐善无畏译。说求闻持之修法。...(名数)一衣服爱,二饮食爱,三卧具爱,四有无有爱。于有生爱于无有亦生爱也。见俱舍论二十二。...凡三卷。唐代法藏撰。又称大乘起信论疏、起信论义记、藏疏、贤首疏。今收于大正藏第四十四册。为大乘起信论三大疏之...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八百万亿,学无学皆阿罗汉,有为功德无为功德,无学十智...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佛垂般涅槃略说教诫经(亦名遗教经) 释迦牟尼佛初转法轮,度阿若憍陈如,最后说法度须跋陀罗,所应度者皆已度讫,于娑...
在修道当中应如蕅益大师所说:应以猛切心治姑待心,常念时不待人,一蹉便成百蹉。 修道,大丈夫要用勇猛精进的心来...曹山本寂禅师的《语录》记载:一次,有僧问曹山:我通身都是病,请您老人家替我医病。曹山禅师回答说:我不医。僧又...
出家要在大丛林人多的地方,不要只有三五个人。人多才有坏的可参,那些坏的人,才是我们的指路者,这样才会进步。祖...
问: 请问第五条戒,酤酒戒当中提到药酒不犯,但生活中常以米酒入菜,吃了以后是否犯戒?又冬天煮的素的烧酒鸡可以...有人在禅七中不断地哭泣而无法打坐,他说:我不能打坐,我要回家了! 我问他为什么? 他说:像我这么坏的人还能修行...
昔日,佛陀在舍卫国时,有一位年近八十岁的婆罗门,他虽家财万贯,却顽固闇昧,悭贪成性,不肯布施,难以教化,既不...
在你们每一个人里面都已经有着财宝,但你们必须身体力行,尽最大的努力去发掘它,把它挖出来,现在就运用它!在临终...美国一次舆论测验,有一题为你认为人一辈子最重要、最幸福的事情是什么。许多人认为,能够做自己喜欢的工作,并且从...
近事律仪
【佛光大辞典】
上篇:近事男 | 下篇:近果 |
(一)宝为庄严之意,王为最上之意。意谓用七宝庄严者;表示最胜、最上之意。旧华严经(大九·四一○上):“摩尼宝王...
一切法相略有三种
四论玄义
缘色想有三种
三思
万法唯识
径山佛鉴禅师
牙字
迷头认影
虚空藏求闻持法
四爱生
大乘起信论义记
【大藏经】佛说仁王般若波罗蜜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大藏经】佛遗教经

常念时不待人,一蹉便成百蹉
生和死的四个层次

修行人是境遇愈坏愈好

煮菜时放一点料酒吃了犯酒戒吗
圣严法师《从火坑里跑出来》

生死事大 无常迅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