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阿毗达磨辞典 > 正文
【戒学有三】 p0693 成唯识论九卷十六页云:戒学有三。一、律仪戒。谓正远离所应离法。二、摄善法戒。谓正修证...(饮食)梵语目窣哆Mustā,药名。香药三十二味之一。见最胜王经七。...(术语)诸法实相之一法印也。即对于三法印而谓诸法实相之一理也。妙法莲华经方便品曰:无量众所尊,为说实相印。嘉...【萨迦耶见已断者有三种胜利】 p1420 瑜伽八十六卷十七页云:如是已断萨迦耶见,有此三种差别之相。当知复有三种胜...略称忍辱。产于印度雪山(喜马拉雅山)。牛食此草,其乳能出世间第一之醍醐味。亦用以比喻念佛生善之殊胜功德。[北...指年高德邵的比丘。...(衣服)三衣中僧伽梨衣最大,故云大衣。九条以上为大衣,有三品。释氏要览上曰:萨婆多论云:僧伽梨有三品,自九条...(术语)舍余法而专行一法也。教行信证六本曰:专行者,专修一善,故曰专行。...行事钞·尼众别行篇:“律云,式叉尼,一切大尼戒应学。除自手取食,授食与他。若自取食食,律亦制犯。无沙弥尼者开...【八寒那落迦】 p0082 瑜伽四卷二页云:此外复有八寒那落迦处。何等为八?一、疱那落迦。二、疱裂那落迦。三、喝哳...(术语)斋食之异名。以当日中而食故也。过午则不许食一毫之食。释氏要览上曰:僧祇律云:时食谓时得食,非时不得食...阿难问事佛吉凶经...无量义经...阿閦佛国经卷上 发意受慧品第一 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祇耆闍崛山中,与大比丘众比丘千二百五十人俱,皆阿罗汉也生死...
第一个,从破恶的角度叫作擐甲精进。就是一般我们对于断恶,你看这个擐甲,这个甲是什么意思呢?就是那种铁片,一片...什么叫菩提心? 菩提心就是觉悟心和愿力心。菩提心,即自觉觉他的心,自利利人的心。即是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大愿...
我和先生结婚三年了,基本上都是挨着先生的妈妈住,妈妈是菩萨,把我们照顾得很好。 我下班就有饭吃,吃完饭就去做...
现前难行,怨有情所现作一切饶益事故。 什么叫现前难行?就是说,菩萨遇到了怨家,彼此间有怨恨的这个有情众生,菩...
【原文】 有自称西域沙门,作焰口①施食法师者,其洒净②也不用水,燃沸汤于瓶,以手擎而洒之,着人面不热。人异之...贪念会带给我们许多的烦恼,该如何帮自己除贪、解毒呢? 用布施来对治贪,是最好的办法。所谓布施,就是捐出自己拥...问: 请师父开示,怎样做才能让自己的事业蒸蒸日上,善缘不断。 慧广法师答: 恕我直言,若您是修行人,您眼中的事...一个人想要成功,就必须先学会驾驭自己的心,有如驾车般地稳控方向盘;想学会驾驭自己的心,就必先发掘自我心灵的光...
余心所法
【阿毗达磨辞典】
问何等名余心所有法?答所谓作意触欲胜解念三摩地慧信,惭愧无贪无瞋无癡勤安不放逸舍,不害贪瞋慢无明,疑萨迦耶见边执见见取戒禁取邪见忿恨覆恼嫉悭诳谄憍害无惭无愧惛沉掉举不信懈怠放逸忘念不正知散乱睡眠恶作寻伺,如是思等五十五法,若遍行若别境若善若烦恼若随烦恼若不定,如其次第五五十一十二十四应知,又此诸心所有法若相若业,当广分别。
上篇:欲界独觉 | 下篇:欲界独觉补特伽罗 |
(术语)觉悟了知事理也。无量寿经下曰:佛眼具足,觉了法性。楞严经一曰:应知汝言觉了能知之心住在身内,无有是处...
戒学有三
香附子
一实相印
萨迦耶见已断者有三种胜利
忍辱草
长老
大衣
专行
式叉摩那授食开闭
八寒那落迦
中食
【大藏经】【注音版】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大藏经】【注音版】无量义经
【大藏经】阿閦佛国经

善调身心,知所进退
菩提心是修行的根本

把家庭作为修行的道场

菩萨遇到怨家该怎么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