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觉悟了知事理也。无量寿经下曰:“佛眼具足,觉了法性。”楞严经一曰:“应知汝言觉了能知之心住在身内,无有是处。”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大乘菩萨之修行,从初发菩提心至佛果之间,可分成各种阶段,较常见者有十信位(十信心)、十住位(十心住)、十行位...(杂语)又名三万陀犍提Samantagandha,译作普熏。道神足经四曰:彼世界有树,三曼陀犍陀,晋云其香普熏。称赞诸佛...(术语)修行佛因之位。自发心至成佛之间也。玄义六上曰:果地圆极,非复因位。...佛为众生说法时之七种语,即: 一、因语,于现在因中说未来之果; 二、果语,于现在果中说过去之因; 三、因果语,...指三种审虑对境之精神作用。即:(一)对境取正因邪因俱相违等之相,加以审察思虑,称为审虑思,又作加行思。(二)审虑...(异类)毗舍遮之女天女饿鬼也。住于厕。胎藏界曼荼罗外金刚部院南方之饿鬼中。毗舍支在焉。...(术语)称名即念佛也。...子题:小事 行事钞·师资相摄篇:“五分,二师亦不得以小事留弟子住。若于白衣前出鄙拙言,应令觉知,广如第二十三...为临济宗八大势之第七。即假设种种方便譬喻,以接化学人。五家宗旨纂要卷上(卍续一一四·二六○上):“权设大势,...(术语)梵语刹那,译曰念,刹那者,时之极少,凡物变化于极少时者,莫如心念,故刹那义翻为念。念念者,刹那刹那也...(术语)对于永断之称。一时遮止烦恼不使起,谓之遮断。...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序 朝议大夫直龙图阁权江淮荆淛等路制置盐矾兼发运副使上护军赐紫金鱼袋蒋之奇撰 之奇尝苦《楞伽经...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舍利弗言:「舍利弗!佛有四种胜妙善法,能令众生得无量果、无量...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整理并注音。句读及注音仅供参考。特此说明。...从前,有一个和尚,他每天诵念一部法华经,从经上他得知书写这部经的功德是不可思量的。于是他就恭恭敬敬,一笔不苟...
一、孝圆摄世出世间善法 孝之为道,其大无外。一切诸善,无不弥纶。 《增广卷四循陔小筑发隐记》 孝之一字,局于事...究竟是那一些业障缠绕我们解脱不了呢?归纳起来,有下列十种: 一、无惭: 一般人根本不知道惭愧,也就是儒家讲的无...
我对当今所谓的成功,从来比较淡泊。日前,一位朋友拟去参加一场属于那类的成功学讲座,问我是否同行,我不仅直摇头...
信娑婆世界是苦 首先是信此世界是苦。信我们所处的这个娑婆世界,南阎浮提,就是我们生存的这个世界,它本质上是苦...
信愿持名的愿就是厌离娑婆、欣求极乐。 《阿弥陀经》中为什么要三番劝愿,不断地劝,劝一次还不行,还要劝第二次,...要如何修?我常说,人要站稳现在而往未来看。有的人老是想到过去,有的人则常担心未来,未来的事未可知,但愿那是美...佛法在印度古代时,小乘有各种部执,大乘虽亦分空、有二派,但未别立许多门户。吾国自东汉以后,除将印度所传来之佛...
觉了
【佛学大辞典】
上篇:觉 | 下篇:觉人 |
梵名 A?vamedha。印度婆罗门教苏摩祭之一。又作马祠、马祀、马祠祭。以马为牺牲,故有此称。婆罗门常向生主(梵 Pr...
四种地
三曼陀犍陀
因位
七种语
三思
毗舍支
称名念佛
二师不得以小事留弟子住
权设大势
念念
遮断
【大藏经】楞伽阿跋多罗宝经
【大藏经】佛说施灯功德经
【大藏经】【注音版】暮时课诵--单日
不可思议的《法华经》

印光大师论孝道
阻碍解脱的十种业障

什么才是成功的标准

「净土四信」是每个净业行人的必修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