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僧。眉州(四川)人,俗姓吕。号慧目。生卒年不详。少习儒学,博究经典。年二十二,校书于村落,偶阅禅册,似有所得,遂出家。初参谒宝胜澄甫禅师,因征诘酬酢,所趣颇异,乃迳往荆湖遍参大德,后得法于大沩瑃禅师处。曾与瑃禅师对机,瑃问收剑因缘,师答如旨,瑃笑曰(大五○·九二八中):“三十年弄马骑,今日被驴扑。”由是闻名。返川后,最初主持报恩寺,次居中岩寺,住持三十余年,说法不许人录,临终书偈坐化。[新续高僧传卷十四] p6791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杂名)唐碑名。塔为大达法师所建。裴休撰文。柳公权书。碑本在长乐南原。后移西安府学。见金石史。...唐代僧。又称惟上、成都惟尚、剑南惟尚。从青龙寺惠果和尚传受密教金刚、胎藏两部大法。为青龙门下六杰(辨弘、惠日...【初静虑至无所有处各有三种】 p0685 大毗婆沙论一百六十二卷十页云:初静虑、有三种。谓味相应、净、无漏。味...【二无我】 即人无我与法无我。百法明门论曰:‘言无我者,略有二种,一补特伽罗无我,二法无我。’补特伽罗,意译...(术语)道友也,以道相交,故曰道。旧者旧识也。...乃沙门(梵 ?ramana)之另一译语。指乏于道,为自谦之词,用法与“贫道”大致相同。 p1534...(术语)专急于成佛之道而研知慧,谓之乘急之人,特严戒法而后研智慧,谓之戒急之人。因此生乘急戒缓,戒急乘缓,乘...【鼻】 p1279 瑜伽一卷八页云:鼻、谓四大种所造,鼻识所依,净色。无见有对。此出其体。又三卷十五页云:数由此故...【二十随烦恼与五别境俱】 p0046 成唯识论六卷二十一页云:如是二十,与别境五,皆容俱起。不相违故。染念、染...(菩萨)三十三观音之一。趺座岩上,左手按膝,右手持绿叶之枝。...中国佛教宗派。隋吉藏创立。因依龙树的《中论》、《十二门论》和提婆的《百论》等三论立宗,故名。此宗的学统,在印...六祖大师法宝坛经...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长者给孤独,为子取妇,得豪贵长者家女,端正无双,憍豪慠慢,不以妇...尔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是时世尊思惟观察。愍未来诸众生故。说是七俱胝佛母心准提陀罗尼法。即说咒曰。 南谟飒...
我们知道,佛陀在出家的过程是远离人群的,这个过程是可以接受,因为他必须有这个过渡。佛陀得到中道以后,他就从山...
小时候,我常常缠着父亲讲故事,一次他便给我讲了一个关于木鱼的故事。 因饼结怨 很久以前有一座山,山下有个镇子,...
《三慧经》中说:山中揭鸟,尾有长毛;毛有所着,便不敢复去,爱之恐拔罢;为猎者所得,身坐分散,而为一毛故。人散...
我经常讲,佛学的基础是建立在三世因果,六道轮回。什么叫三世?三世就是现在、过去、未来。佛告诉我们,我们现在活...【心能造业,心能转业。业由心造,业随心转。心不能转业,即为业缚。业不随心转,即能缚心。心何以能转业?心与道合...
我们对这个死,时时刻刻都要放在头上,放在脑海里。有些人怕看到死人,他没有想过我们也会死。这个世间人很奇怪,譬...把心放平,把心放轻,才会活的坦然,活的舒畅,活的快乐,活的安静,活的真实,活的自然。 把心放平,把心放轻,正...
原文: 古人云:热乱场中,难当冷眼。以三界无安,犹如火宅,出入其中者,靡不为其烧煮。若从烈焰中觅得一片清凉地...
蕴能
【佛光大辞典】
上篇:蕴不摄无为 | 下篇:蕴处界 |
(杂语)开传法灌顶之坛也。其授灌顶之知法师范谓之开坛阿阇梨。...
玄秘塔
惟尚
初静虑至无所有处各有三种
二无我
道旧
乏道
戒急
鼻
二十随烦恼与五别境俱
德王观音
三论宗
【大藏经】【注音版】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大藏经】佛说玉耶女经
【大藏经】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

佛陀为什么没有主动说法,而是等待众生祈请

转生复仇的黑狗

「美丽」的危险
三世因果与六道轮回
大安法师:转业改命的原理和方法

世间的一切皆不可得
把心放平,把心放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