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为六相之一。据华严五教章卷四所释,由诸缘而成一缘起之法,是为成相;譬如屋舍,由椽瓦等而成。(参阅“六相”128...【还灭方便】 p1404 瑜伽八十八卷十七页云:还灭方便者:谓于诸行,远离我慢,及见过患,并彼出离无我我所。...(术语)以利养身也。法华经序品曰:贪着利养。菩萨戒经曰:为利养故。为名闻故。恶求多求。智度论五曰:是利养法如...梵语 astau vijānāni。瑜伽行派与法相宗五位法中之心法。即眼、耳、鼻、舌、身、意、末那、阿赖耶,共八识。其中...全一卷。刘宋昙摩密多(梵 Dharmamitra)译。又称出深功德经。略称观普贤经、普贤观经、普贤经、观经。收于大正藏第...全一卷。清代僧超干撰。收于中国佛寺史志汇刊第一辑。杭州凤凰山圣果寺建于隋文帝开皇二年(582),至唐朝,无著文...【离染论】 p1425 集异门论十二卷十一页云:离染论者:谓此正论,能正显了贪染过患,离染功德;故名离染论。...(术语)谓得玄理之至极也。传灯录三(达磨章)曰:迄九年已,欲西返天竺。(中略)最后慧可礼拜后依位而立。师曰:...【内想】 p0365 集异门论十一卷六页云:云何内想?答:若想、在此相续,已得不失;是名内想。...Boreboluomiduoxinjing 佛教经典。简称《般若心经》或《心经》。唐玄奘译,知仁笔受。1卷。为般若经类的精要之...指因移果易、前变后易之意。为变易生死之略称。天台宗以无色形之胜劣,寿期之短长,但迷想渐灭,证悟渐增;此迷悟之...君不见。绝学无为閒道人。不除妄想不求真。 无明实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法身觉了无一物。 本源自性天真佛。五...阿閦佛国经卷上 发意受慧品第一 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祇耆闍崛山中,与大比丘众比丘千二百五十人俱,皆阿罗汉也生死...(印光大师校印本)...
持诵地藏菩萨、恭敬地藏菩萨,这位菩萨能够让你持戒坚固,就像妙高山那样子,精进难坏,如金刚宝,安忍不动,犹如大...一、 念佛也不是简单的,必得通身放下,内外各种纷扰,都要摒弃,一心清净称佛名号,然后才能相应。要能将一句六字...问: 请问亲近师父有何注意事项以及初次见到师父应如何做为好?近几年自己有时间就去寺院里面参加法会,经常会遇到...
当佛陀在舍卫城的时侯,有一施主与妻子过着美好的生活,后来生下一个身相庄严,但双脚却畸形的孩子。然而自从生下这...
问: 请问法师,龙华三会的第三会得度的都是释迦牟尼佛时就念佛的弟子,就像是我这样的。但是弟子念佛时就是口念弥...
欲皈依佛法,了生脱死,超凡入圣,必须要克尽伦常之道。倘不能敦伦尽分,闲邪存诚,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则根本欠缺...
在这个科技与经济高速增长的现代社会,人类的物欲也在急剧膨胀,导致环境污染、道德滑坡,种种焦虑不安日益增盛。在...
我们经常会听到有人说:某人能升官发财,那是他祖上积德了;哪家子孙这么出息,真是祖宗有德。事实的确如此。一家是...
初静虑至无所有处各有三种
【法相辞典】
【初静虑至无所有处各有三种】 p0685 大毗婆沙论一百六十二卷十页云:初静虑、有三种。谓味相应、净、无漏。味相应者:谓爱相应。爱能持心,于境流注,其相顺定,故独受其名。所余因缘,如前已说。净、谓善有漏。无漏、谓圣道。问:善有漏定,有垢有浊,有毒有刺,有漏有过失;云何名净?答:虽非究竟净;而以少分净故名净。谓不杂烦恼故;烦恼相违故;引发无漏胜义净故;顺圣道故;无漏眷属故。问:无漏等至,是胜义净;何故不名为净?有说:应说而不说者,当知有余。有说:无漏名净,共所了知。有漏名净,非所共知。是以偏说。有说:立名依差别义。善有漏定,初违染法,净义为胜;故说名净。圣道断漏,无漏义胜;故名无漏。如初静虑三种,乃至无所有处,三种亦尔。
上篇:初夜后夜常勤修习悎寤瑜伽 | 下篇:作 |
巴利语 savitakka-savicāra。与寻、伺二心所相应之意。据俱舍论卷二载,十八界之法中,就寻、伺二法相应之有无,可...
成相
还灭方便
利养
八识
观普贤菩萨行法经
凤凰山圣果寺志
离染论
得髓
内想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Prajna-paramita-hrdaya-sutra)
变易
【大藏经】永嘉证道歌
【大藏经】阿閦佛国经
【大藏经】【注音版】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你的心跟三宝有很远的距离
广钦老和尚:关于念佛与修行之精要开示
初次见到师父应如何亲近

百世跛脚今成罗汉

口念弥陀心散乱,这样能不能往生

了生脱死,必须要克尽伦常之道

略述在家戒律的现代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