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异门论十二卷十一页云:离染论者:谓此正论,能正显了贪染过患,离染功德;故名离染论。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杂语)八万四千法藏与十二部经也。法华经见宝塔品曰:若持八万四千法藏十二部经为人宣说。...(杂语)忌日之前日也。以与当日隔一宿故也。敕修清规景命四斋日祝赞曰:隔宿堂司行者,报众挂讽经牌。...释尊眉间有一白净光明之毫毛,右旋宛转,为佛三十二相之一。...【都罗】 此云喜。释论云:五尘中,生乐名乐;法尘中,生乐名喜。先求乐愿令众生得,从乐因令众生得喜。又云:...(术语)已者已往,今者现今,当者当来,即过去现在未来之三世也。法华玄义释签二下有曰:已今当之妙,于玆固迷。是...六时之一。指巳刻至未刻,即今上午十时至午后二时之间。(参阅“三时”596) p1444...佛菩萨为了济渡众生,而示现不一定的身体。...(天名)色界之初禅天有梵众梵辅大梵之三天,其大梵天称梵天王名为尸弃。法华经序品曰:娑婆世界主,梵天王尸弃大梵...【业增上】 p1218 瑜伽九卷四页云:业增上云何?谓猛利极重业。当知此业、有六种相。一、加行故,二、串习故,三、...(术语)佛陀教化众生之相状也。...【染污意】 为第七末那识的别称。此识为迷染的根本,以第八阿赖耶识为所依,又以阿赖耶识之见分为所缘,误以为自内...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佛垂般涅槃略说教诫经(亦名遗教经) 释迦牟尼佛初转法轮,度阿若憍陈如,最后说法度须跋陀罗,所应度者皆已度讫,于娑...断际心要 河东裴休集并序 有大禅师。法讳希运。住洪州高安县黄檗山鹫峯下。乃曹溪六祖之嫡孙。西堂百丈之法姪。独佩...
《广论》云:住所缘境心不散乱,善心一境性。 这个部分,止的体性,请大家看附表第三,止观体性。 前面的布施、持戒...
佛经里面常常讲中阴身,这是表达什么意思?中阴身是表达众生临死的时候,神识出来,还没有下一期生命,还没有找到一...一棵树的花果再好都离不开根的成就,所谓根深叶茂。根肥,自然花果就美好;根弱,自然花果就瘦小;根朽,则死期将近...
浅见无知的人,只能看见一切事物的表面,不能看见事物的对面。譬如像下棋一样,只看得一着,看不到第二着、第三着。...
《大宝积经》云:【佛言,文殊,汝入不思议三昧耶?文殊师利言,不也,世尊。我即不思议,不见有心能思议者,云何而...
禅宗这一法,是最上乘,是无相法。社会上这个道,那个道,都是贪求心、妄想心、执著心,即使精进勇猛,搞无量劫也不...
《大智度论》云:世间人心动,爱着福果报,而不好福田,求有不求灭。 所谓一切唯心造,心可以指挥行动、种因造福,...
作为高档美食,鹅肝、燕窝、鱼翅往往被用于重要的宴席中招待宾客。然而,这些被精心包装的美食背后隐藏着的沉重代价...
离染论
【法相辞典】
【离染论】 p1425
上篇:藏护 | 下篇:离虚诳语 |
子题:剿了知法 行事钞·尼众别行篇:“自恣法。四分,尼夏安居竟,听差一比丘尼,为尼僧故,往大僧中,说自恣。当...
八万十二
隔宿
白毫
都罗
已今当
日中
随类不定
梵天王
业增上
化相
染污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大藏经】佛遗教经
【大藏经】黄檗山断际禅师传心法要

一天至少要有1小时独处空闲

「中阴身」表达的是什么意思
报恩的多少预知命运

人有千算,天止一算

系心一缘,久习则成就

狐狸精跟着狮子王

贪着福果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