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时之一。指巳刻至未刻,即今上午十时至午后二时之间。(参阅“三时”596) p1444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一)法身,指佛之自性真身;如来,为佛之尊称。法身虽无去来,然依隐没之如来藏显现为法身,故称如来。释摩诃衍论卷...复次如经言有共业,有不共业,有强力业,有劣力业。云何共业?若业能令诸器世间种种差别。云何不共业?若业能令有情...(杂语)言师无慧解,如盲人。弟子无行业如跛者也。止观五曰:自非法器,复阙匠他。盲跛师徒,二俱随落。瞽蹶夜游,...【计前际计后际】 p0867 瑜伽八十七卷五页云:谓依过去及现在世,起分别故;名计前际。依未来世,起分别故;名...(譬喻)木作曰樊,竹作曰笼,以容禽兽者。喻业烦恼之系缚及三界之苦域。宝积经九十二曰:是人多爱染,往来淫女家,...悲与智为两两成双之法门,故配以左右手。大悲主静德,配于左手;大智主动德,配于右手。又以大悲配于弓,以大智配于...梵语 dvitīya-dhyāna,巴利语 dutiya-jhāna。新译作第二静虑。为四禅之第二。具有内等净、喜、乐、心一境性等四...含注戒本·九十单提法:“佛在舍卫,跋难陀二沙弥共行不净,自谓从佛闻法,行淫欲非障道,比丘举过。佛令白四设谏,...(418~506)南朝尼师。安定乌氏(陕西南郑)人,俗姓梁。幼即慧悟,慈念笃定,诵经行道,长斋蔬食。及受五戒,奉持...佛寺之美称。寺院之称为“刹”,系梵语 laksatā(幡竿)之讹译,盖于佛堂之前一般均有立刹之风俗,故称寺院为刹;...【色蕴皆是剎那灭性】 p0573 瑜伽五十四卷十九页云:复次一切色蕴,当言皆是剎那灭性。何以故?诸行才生,寻卽...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大乘入楞伽经断食肉品...(据《华严经疏钞》分段) 尔时智首菩萨问文殊师利菩萨言: 一、十种三业 佛子,菩萨云何得无过失身语意业?云何得不...
【第二觉知:多欲为苦,生死疲劳,从贪欲起;少欲无为,身心自在。】 (佛说八大人觉经) 如果没有智慧的观照,我们会...在佛法的修行方法中,有一种因缘观,能帮助我们转变观念、破除执着,做出正确的决定,避免被七情六欲所困。 当我们...有一位长年住在山里的印第安人因为特殊的机缘,接受一位住在纽约的友人邀请,到纽约做客。 当纽约友人引领着印第安...
念念上求佛道,心心下化众生。闻佛道长远,不生退怯。观众生难度,不生厌倦。如登万仞之山,必穷其顶。如上九层之塔...
末学生于一九五四年四月八日,法名演兵,一九七四年高中毕业,当时国家还没有恢复高考制度,一直在家务农。现有一儿...六道里面有个阿修罗道,一名叫做非天,有天福而没有天德的意思。特别是斗争为性,故名阿修罗。常常兴兵与忉利天斗争...问: 妹妹身体不好,总恐惧死亡怎么办?为什么她放不下这个身体,执著在病苦中,即使念佛也不能自拔,请开示。 大安...
外在的境界都是我们内心的一种折射。佛教中说,依报随着正报转。正报是我们自身,依报是我们周围的一切环境,包括山...
日中
【佛光大辞典】
上篇:方坛 | 下篇:日中一食 |
(杂名)梵语誐罗惹哆Garjita。为空中之四大相触而发声者。三界义曰:长阿含云:有时地大与水大相触,有时地大与火...
法身如来
共业、不共业、强力业、劣力业
盲跛
计前际计后际
樊笼
大悲弓
第二禅
随摈沙弥戒缘起
净秀
凤刹
色蕴皆是剎那灭性
【大藏经】【注音版】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大藏经】【注音版】大乘入楞伽经断食肉品
【大藏经】华严经·净行品

少欲无为,身心自在
圣严法师《`因缘`就是自然现象》
你们专注的是钱

审察自心的真与伪

深入佛法舍假修真
渔翁得利
很恐惧死亡,该怎么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