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8~506)南朝尼师。安定乌氏(陕西南郑)人,俗姓梁。幼即慧悟,慈念笃定,诵经行道,长斋蔬食。及受五戒,奉持斋戒,未曾违犯。其性好戒律,进止俯仰,必遵律范。曾请曜律师讲律,后又请法颖开演十诵律。当时诸寺尼僧多不如法,师慨叹之,遂自行忏法,又于南园寺,从法颖受戒,京师多寺诸尼皆因而相率受戒。刘宋之南昌公主及黄修仪深钦师之德行,乃施地建精舍,于大明八年(464)建禅林寺,师亲自参与营建工作。南齐永明十年(466),师闻知僧伽跋陀罗于广州译出善见律毗婆沙一部十八卷,遂至彼地,请得该律回京师,顶礼、执读、敬写,甚而广为流布。至梁朝,武帝甚重之,以师年老不良于行,敕许乘舆入宫。天监五年,告弟子欲上生兜率,溘然而寂,世寿八十九。[比丘尼传卷四、广弘明集卷二十三] p4699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坚】 p1028 瑜伽三卷四页云:坚云何?谓地。此约现行说。又云:坚者:卽彼界。此约能造说。...因明用语。倒合,梵语 viparītānvaya。因明三十三过中,似同喻五过之第五。即于因明论证之“合作法”时,颠倒“先...亦名:差人论法白 羯磨疏·集法缘成篇:“差人论法者,对众即量,贤愚滥委。简德屏论,审知邪正,故曰也。”(业疏...(杂语)开传法灌顶之坛也。其授灌顶之知法师范谓之开坛阿阇梨。...日本真言宗与天台宗所产生之邪派。又作立河流。仁宽为其始祖。主张以男女爱欲之交会而成就佛道。真言宗醍醐三宝院胜...(杂名)唐碑名。塔为大达法师所建。裴休撰文。柳公权书。碑本在长乐南原。后移西安府学。见金石史。...【学十二种分别】 p1382 显扬七卷一页云:学十二种分别者:一、差别分别,二、生起分别,三、转异分别,四、能治所...凡三卷。隋代吉藏撰。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二册。为鸠摩罗什所译“百论”之注释书。文前详释僧肇之百论序,分为叹论功能...指印度恒河之支流尼连禅河(梵 Nairajanā,今法尔古河)。又称尼连禅江、尼连江水。释尊放弃苦行时,曾至此沐浴,...梵名 Vibhajya-vādin,巴利名 Vibhajja-vādin。音译毗婆阇婆提、毗婆阇缚地。又作分别论师、分别说部。指作分析论...梵语 pacabhojanīya。又作半者蒲阇尼。半者,即五之意;蒲膳尼,指含啖之食。意译作五啖食、五正食。据有部毗奈耶...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大城竹林园中,与大苾刍众五百人俱。 时,有众多苾刍身患痔病,形体羸瘦、痛苦萦缠,于...普贤菩萨行愿赞...教观纲宗 (原名一代时教权实纲要图。长幅难看。今添四教各十乘观。改作书册题名) 北天目蕅益沙门智旭重述 佛祖之要教...
缘起性空,这是佛教最究竟根本的,一切法就是缘起性空。为什么会缘起?为什么是性空?因为性空故才能缘起;因为缘起...
赤裸裸的戏谑 用什么方法整的?答:文艺作品。 大家看看,最近这些年来的文艺作品,无论是小说、电影、电视剧、戏剧...
我们引用这个《占察业报经》里面有一段的这个无分别智的观法,唯识的观法,我们先看第一段: 一、总说。学唯心识观...佛陀啊,这是我仅有的食物,请您接受我的供养!一位贫穷孤苦的老婆婆,手捧着她刚乞讨得到的大豆,恭敬地来到国王所...
在佛教的历史上,从印度到中国,对弘扬大乘佛教贡献最大的当属龙树菩萨和无著菩萨,这两位菩萨都是佛陀在经典中授记...有两个妇人在聊天,其中一个问道:你儿子还好吧? 别提了,真是不幸哦! 这个妇人叹息道他实在够可怜,娶个媳妇懒的...
天地之大德曰生,如来之大道曰慈。人物虽异,心性是同。举凡三乘六凡,如来视之,皆如一子。何以故。以其皆具佛性,...
有人说,受了戒就有了束缚,而且还有犯戒的危险,犯戒又要堕落,所以还是不受为好。 事实上戒律不是用来约束我们的...
净秀
【佛光大辞典】
上篇:净众宗 | 下篇:净秽不二 |
【四缘多起悲心】 p0458 瑜伽三十五卷十二页云:由四因缘,当知菩萨,于诸众生,多起悲心。谓诸菩萨,虽有十方无量...
坚
倒合过
差比丘论法白
开坛
立川流
玄秘塔
学十二种分别
百论疏
金流
分别论者
半者蒲膳尼
【大藏经】佛说疗痔病经
【大藏经】【注音版】普贤菩萨行愿赞
【大藏经】教观纲宗

当你最痛苦、障碍最深时,你就修这个观

被现代人「整惨了」的和尚

世界是你内心的影像
贫妪施豆

从龙树菩萨的故事中得到的启示
站在别人的角度想想

天地之大德曰生,如来之大道曰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