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梵语 ?uddha 或 ?ubha,即清净、清白净洁;秽,梵语 a?uddha 或 a?ubha,即不净、污秽不净。诸法有清净与污秽之别。然就大乘佛教思想之极致而言,一切诸法无有固定不变之实性,在净中无净之实性,在秽中无秽之实性,两者皆属因缘性,为空性平等,皆归入圆满之佛法真如,故称不二。[维摩经入不二法门品、中论卷四观颠倒品] p4712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杂语)Bandha,译曰缚。演密钞八曰:梵云缚驮,或云满驮,此译为缚。...(术语)比丘不以乞食如法自活,作不如法之事而生活,谓为邪命。此有四种:一下口食,谓种植田园和合汤药,以求衣食...【不犯】 p0316 瑜伽八十三卷十一页云:不犯者:不由失念而现行故。...十重禁戒之一。禁制毁谤佛、法、僧三宝之戒。即于佛、法、僧三宝应当恭敬尊重,不可谤毁之意。[梵网经卷下](参阅...(人名)滁州人。姓蒋氏。依天衣义怀,传云门之宗要,住真州长芦寺,号佛照禅师。年寿并缺。门人有长芦宗颐,雪窦道...(术语)慧琳音义十四曰:阿练儿,旧云阿兰若,唐云寂静处也。...【建击犍椎窣堵波】 p0873 西域记八卷八页云:阿摩落迦窣堵波西北、故伽蓝中、有窣堵波。谓建犍椎声。初此城内...一种信仰之譬喻。乃净土宗大德善导于观经疏中所说,谓道心之艰危。以水、火二河喻众生之贪、瞋,以中间之白道喻清净...(术语)观察心性如何,谓之观心。心为万法之主,无一事漏于心者,故观察心,即观察一切也。因而凡究事观理,尽称为...【奢羯罗城】 p1174 西域记四卷一页云:大城西南十四五里、至奢羯罗故城。垣堵虽坏;基趾尚固。周二十余里。其中更...(衣服)比丘之粪扫衣谓之纳衣,纳俗作衲。着衲衣者为十二头陀行之一,故以为僧衣之都名,又禅僧多着衲衣,故称曰衲...十小咒...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至道无难 唯嫌拣择 但莫憎爱 洞然明白 毫釐有差 天地悬隔 欲得现前 莫存顺逆 违顺相争 是为...佛珠,也叫念珠,是佛教徒念佛时用以记数和束心的工具;同时也是佛教弟子修行时必备的一种信物。 今天,很多喜欢时...
给你一元钱,然后你给我一百元可否?我相信古今恐怕无人会答应!世人对交易之事往往左右权衡,前后思量,深怕自己亏...境缘无好坏,好坏起於心。愚人除境不除心,至人除心不除境。既除矣,境岂实有?达境本空,便能素位而行。不愿乎外,...
佛教在我们国家千百年来,随着时代改变,唐宋年间的这些清规戒律差不多都没有了,有也是没有力量。古代的学者都是为...
当时,我们在云居山,生活很清苦,工作劳动量很大。每天要划定很大的面积开荒,白天开不完,晚上天黑了也要再干,有...
人生的晚景是凄凉的,不管你是鳏寡孤独,还是子孙满堂,最终走到时候也是黄泉路上家亲眷属不相遇。风烛残年,拄着拐...一、学佛的目的,是真为生死。了生死的捷径,是念佛求生净土。 净宗十三祖印光大师是乘愿再来的人。弘一大师称之为...问: 世间的一切都离不开因果的定律,假如说一个人不小心受伤,这是否也属于因果的报应?或是只是不小心,跟因果无...
净秽不二
【佛光大辞典】
上篇:净秀 | 下篇:净秽四相 |
据出曜经卷二无常品之二载,有一妇人因丧子而忧恼失意,遂至佛前请示,佛即以四事告之,以阐明事物之不可久保。即:...
满驮
邪命
不犯
不谤三宝戒
应天
阿练儿
建击犍椎窣堵波
二河白道
观心
奢羯罗城
衲
【大藏经】【注音版】十小咒
【大藏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大藏经】信心铭
佛珠的含义

世界上最不值的交易
境无好坏,好坏起於心

不管修哪一个法门都要持戒

出家人用功办道,越艰苦道心越坚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