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秽者,乃佛说华严经时所处清净或秽恶之土。据华严经疏卷一举出净秽之四种相,即:(一)唯染,染,即秽染。佛于娑婆世界之摩竭陀国等处宣说华严经,隐覆净相,故称唯染。(二)唯净,净,即清净。佛于华藏世界宣说华严经,其地无有染相,故称唯净。(三)染净俱,佛随于一处宣说华严经,然因众生根机之不同而所见或染或净,故称染净俱。(四)非染净,佛随于一处宣说华严经,大乘之机者不见染净之相,而视其为同一法界,故称非染净。 p4712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术语)佛之德称。佛为三界人之眼,使避生死之险难者。佛般泥洹经下曰:佛为大明,三界中眼。...子题:智人由来不嗅误饮酒不结提 行事钞·随戒释相篇:“四分,若酒,作酒想若疑,若无酒想,皆堕。莫非取境犯;谓...【十种缠】 p0101 入阿毗达磨论上十五页云:缠、有十种。谓惛沉、睡眠、掉举、恶作、嫉、悭、无惭、无愧、忿、覆。...凡二卷或四卷。唐代宗密(780~841)着。收于大正藏第四十八册。初宗密著有禅源诸诠集一书,收录禅宗诸家之言句偈颂...指四天王。须弥山腰,住著四天王,各护一洲,因称护世四天王天,其天即名四王天,是六欲天的第一重,东为持国天,南...为唯识宗所说“法处所摄色”五种之一。指分析色声香味触等五境、眼耳鼻舌身等五根之实色而令至物质之最小单位“极微...(物名)竺人以小木竹片拭粪,一名厕筹,又名厕橛。...新发心学习佛道的菩萨。...(职位)禅林之语。在典库之下,管领菜蔬之僧。见象器笺七。...(杂名)南宋文帝元嘉十二年敕尼宝贤为尼僧正。见释书二十七。...众生所往之国土,名为趣。诸趣,即总称天、人、阿修罗、畜生、饿鬼、地狱等六趣。楞伽经卷四(大一六·五一一上):...佛说疗痔病经...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俱,比丘五百及诸菩萨。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将来之世,当有比...大宝积经卷第十七 大唐三藏菩提流志奉 诏译 无量寿如来会第五之一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
问: 应当念地藏王菩萨摩诃萨,或者念地藏王菩萨还是念地藏菩萨摩诃萨? 梦参老和尚答: 念地藏王菩萨摩诃萨,或者...
六大贼者,即外六尘。菩萨摩诃萨观此六尘如六大贼。何以故?能劫一切诸善法故。如六大贼能劫一切人民财宝;是六尘贼...
一方面,佛教认为一切有情皆有佛性,众生平等,我们不可以杀生;另一方面,佛教认为因果报应丝毫不爽,杀生的罪业很...修行学佛就是要向佛学习。从身口意开始,学佛的身、学佛的口、学佛的意。学佛的身就是学佛的行为,行住坐卧怎样达到...【原文】 今之儿女婚嫁,一本于自主,只可随他去。否则彼等后来或有怨言。然虽云无怨言,一旦情爱稍歇,则离婚别配...一个人被情伤,决定远走天涯。他来到佛前诉数苦恼,痛哭流涕,而后告诉佛,即将远离。 佛说:离开前,请回答几个问...
今天和大家讲看破、放下、念佛。因为以前有一位居士向我说:佛教谈看破、放下、念佛,实在是太消极了。说什么看破红...
我们首先应当承认,中国的佛教,尤其是在近世以来,根本是谈不上律制的。所以僧人少有如律而行的,俗人(在家佛子)...
净秽四相
【佛光大辞典】
上篇:净秽不二 | 下篇:净符 |
禅林用语。即应机说法之意。原谓欲填补孔穴,需以大小与孔穴相若之楔子打入,以期相应而允当;于禅林中,转指应机说...
三界眼
饮酒戒疑想
十种缠
禅源诸诠集都序
四王
极略色
厕筹
新学菩萨
菜头
尼僧正
诸趣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疗痔病经
【大藏经】佛说当来变经
【大藏经】大宝积经之无量寿如来会

地藏菩萨的圣号应该如何念

观此六尘如六大贼

转劫浊成净土,莫过于放生
惟觉老和尚《吃素与学佛》
净土行人如何对待儿女婚嫁问题
佛的几个问题

看破、放下、念佛
